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湯老太爺像吞了蒼蠅一般,面色難看地拱手告退。

鄒縣令挺直腰杆,揮手示意退下。湯老太爺就如敗家之犬,在族人的攙扶下踉蹌離去。

湯五太爺最後一個離去,臨走前恭敬地拱手道:「縣令大人要建太平糧倉,這是有利於百姓的好事。湯家上下定然聽大人差遣。」

郡主不會一直留在西鄂縣,鄒縣令可是西鄂縣的父母官。

鄒縣令欣然接了湯五太爺的橄欖枝:「以後買糧一事,就都託付給湯家了。」

湯家不僅在西鄂縣有糧鋪,在其他幾個縣城都開了糧鋪。經營多年,自有買糧的渠道。

湯五太爺一口應了下來。

湯五太爺走後,鄒縣令迅速回大堂,向郡主復命:「啟稟郡主,湯顯德已經被放出了大牢。湯顯忠臨走前,對臣說,以後湯家上下會聽臣差遣,買糧一事,湯家會出全力。」

姜韶華嗯一聲,因為湯顯忠獻糧一事心情頗佳:「湯顯忠確實是個聰明人,知道本郡主看重的是什麼。」

湯家產業多少,對姜韶華來說根本不重要。

她身為南陽郡主,坐擁南陽王府,每年的稅賦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下轄的十四縣,有專產絲麻十分富裕的葉縣,有開設馬場的比陽縣。最厲害的是博望縣,在二十年前發現了鐵礦,八年前又挖出了一個銀礦。也正因有這個銀礦,南陽王府才養得起兩千親衛營。

她真正看重的,是湯家買糧的渠道。

南陽郡要存足三年的糧食,只靠本地百姓種糧遠遠不足。必要外出買糧。湯家在兩湖經營數十年,結識眾多大糧商。通過湯家,南陽郡便能源源不斷地買進糧食。

至於湯顯忠獻來的五千石糧食,自然也要笑納了。

姜韶華想了想,對鄒縣令吩咐了幾句。

鄒縣令聽了之後,由衷地敬佩郡主的細心縝密:「是,這件事臣現在就去辦。」

……

傍晚之際,回了湯家大宅的湯老太爺,親自動了家法。

七十歲的湯老太爺,當著眾人的面,拿起結實的棍子,狠狠揍了湯五太爺一頓。

湯五太爺確實是個狠人,硬是挨了這頓打:「大哥比我年長十六歲,父親去得早,長兄如父,撫養我長大。別說打一頓,就是每日打一回,我也該受著。沒什麼可說的。」

「不過,有一點,我要說清楚。我老實挨打,不是做錯了什麼事,只是因為我敬重大哥。」

湯老太爺被生生氣笑了,他也實在打不動了,扔了手中木棍,指著湯五太爺的鼻子怒罵:「你趁著我進大牢,搶了家主的位置。這也算敬重?」

湯五太爺被口水噴了滿臉,用袖子擦了一下,繼續說道:「一碼歸一碼。我要說是為了救大哥這麼做,沒有一點私心,大哥不信,我自己都不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