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路遭遇幾次匪禍,有人在路上急病去世,有人意外身故。一年多後回來的時候,馬鴻帶出去的子侄後輩就剩下六個。護送的鏢師也死了一半,可謂死傷慘烈。

馬鴻耗盡家資,賠了大筆銀子給鏢局。

付出這麼多,馬鴻的收穫是帶回了三百匹優良馬駒,其中兩百匹母馬,一百匹沒煽過的可以配種的公馬。

要知道,可以配種的優良公馬,在大梁朝堪稱稀缺,一匹優良公馬可以賣出千兩銀子,關鍵是有價無市。

馬鴻帶回這麼多種馬,已足夠建一個馬場了。

南陽王大喜,當即上書朝廷,為馬鴻請功。當年坐龍椅的還是疼愛胞弟的先帝,二話不說就允了南陽王所請。

於是,牛羊販子搖身一變,就成了比陽縣的馬縣令。

三年後,馬場養出了第一批精心配種培育的馬駒,送進南陽王府。

南陽王大悅,親口對馬縣令說道:「你用心養馬,這比陽縣的縣令不會換人,一直由你來做。」

馬縣令感恩戴德,之後二十年勤勤懇懇,養出一匹又一匹良馬。這比陽縣令的位置,自然也安穩如山。

這段故事,堪稱傳奇。陳瑾瑜也聽自家祖父說過幾回,轉頭笑道:「今日我可得好生見一見馬縣令。」

姜韶華欣然一笑。

……

赫赫有名的馬縣令,今年已經六十九歲,皺紋滿面,身體佝僂,由兒孫攙扶著,顫巍巍地行禮:「臣馬鴻,見過郡主。」

姜韶華對有能耐有本事的人格外優容,親自上前,伸手扶了一扶:「馬縣令,快快請起。」

馬縣令受寵若驚,連連謝恩。

待見到陳卓等屬官,馬縣令又深深弓腰行禮。

不說別的,只衝馬縣令一把年紀走路不穩還親自出城相迎,便足以稱道了。

陳卓笑著扶起馬縣令:「馬縣令快請起。你我二人也有一年多沒見了。」

馬縣令長嘆一聲:「上一次見陳長史,還是下官去王府奔喪……一轉眼,竟已是一年多了。」

提起故去的王爺,陳卓心中黯然,打起精神笑道:「今日郡主親自來比陽縣巡查,馬縣令可別藏著掖著,把馬場裡的好馬都亮出來。」

馬縣令人老成精,如何不知這是陳長史好意提點。

王爺已去,以前的做派行事要改一改了。得迅速調整適應郡主的說話行事風格。

至於郡主到底是什麼脾氣……這三四個月陸陸續續的傳聞,其實已經能窺出許多了。

馬縣令能做二十多年縣令,靠的不僅僅是養馬,圓融周全,也不是年輕的崔縣令能比的。

進城後,馬縣令不顧身體老邁,親自為郡主安頓住處。

馬家就是本地大戶,平日馬縣令不住縣衙,就住自家大宅子。這次為了迎接郡主,闔家所有人都進縣衙後院,馬家大宅院裡外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