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郡主,雉縣路途偏遠,今日到不了,晚上得在驛館休息一晚。」陳卓一邊吃著乾糧,一邊對郡主說道。

姜韶華點點頭。

在外住宿,也是常事了。

當日晚上歇在雉縣驛館的時候,自詡隨遇而安的姜韶華有些驚訝。

「這驛館也太髒了。」銀硃一邊打掃一邊嘀咕:「也不知多久沒人住過了,地上一層灰。」

荼白埋頭苦幹,一邊嘆道:「可不是麼?奴婢隨郡主住過幾處驛館,這裡是最破舊的一處。」

驛館是由朝廷出資建的,不過,日常經營和各縣城也有很大關聯。從這處驛館,就能看出雉縣情形如何了。

姜韶華正和陳長史聞主簿等人坐在一起,驛館裡沒什麼拿得出手的飯菜,好在馬縣令十分妥帖,準備了兩車臘鴨風雞醬牛肉之類的熟食。親兵們五人分食一隻,配些熱水饅頭,也算飽餐一頓。

圓桌上擺了六大盤熟食,廚房送了四道熱炒來,再配兩壺酒一壺果茶,眾人圍著圓桌吃喝說笑。

陳瑾瑜和馬耀宗兩人官職最低,年紀也小,擔負起了斟茶倒酒的重任。

「郡主,明日再行大半日,便能到雉縣了。」陳卓手執酒杯,徐徐說道:「南陽十四縣,酈縣的稅賦倒數第三,這雉縣是倒數第二,且每年交的稅賦只有酈縣一半左右。」

姜韶華眉頭皺了起來:「這是為何?是因為地貧種糧不豐,還是有別的緣故?」

陳卓輕嘆一聲,飲了杯中酒,將酒杯輕輕放在桌上:「雉縣土地貧瘠,河流不豐,時有乾旱。百姓們辛苦種地一年收的糧食,甚至不夠裹腹。每年交田賦的時候,自然就格外吃力。」

「這是其一。還有一條,這裡有一座白雲寺,百姓信佛虔誠,寧可自己餓肚子,拼盡家財也要供佛。」

姜韶華眉頭動了一動,淡淡哦了一聲。

陳卓點到為止,沒有再說下去。

陳瑾瑜聽得好奇,忍不住插嘴問道:「祖父的意思是,這白雲寺在雉縣地位極高,百姓只知拜佛,不知郡主?」

陳卓瞥一眼心直口快的孫女:「具體情形如何,等進了雉縣就知道了。」

陳瑾瑜知道祖父是嫌自己多嘴,嘻嘻一笑閉了嘴。

聞主簿呵呵笑著打圓場:「大梁佛寺興盛,信佛之人比比皆是,雉縣的白雲寺已建寺幾十年,香火興盛些,也是難免。」

不說別的,大梁太后和天子就都是信佛之人。當年南陽王妃還在世的時候,也信佛,每年都要去白雲寺燒香禮佛!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姜韶華眸光微閃,淡淡一笑:「別人信佛,本郡主卻是不信的。」

熟悉郡主脾氣的宋淵,立刻道:「明日末將換一身衣服,先去一躺白雲寺,摸一摸底細。」

郡主一身貴氣,換了衣服也難遮掩,而且身邊有親衛環護,去寺廟動靜太大了。

姜韶華略一點頭:「也好,辛苦宋統領先跑一趟。」

……

一夜無話。

第二日晨起繼續趕路。

進了雉縣地界,官道兩側陸陸續續有了人。春耕已過,田地里一層綠油油的麥苗。百姓彎腰低頭鋤草,期盼著通過辛勤的勞作能換來秋日豐收。

姜韶華騎著駿馬,不疾不徐向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