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和陳瑾瑜笑著對視一眼。
內卷果然是競爭的最大動力。
崔縣令瞄準了蔡縣令,那可真是有的拼搏奮鬥了。因為蔡縣令實在是太勤勉了。
「郡主最先去了酈縣。現在,酈縣真是大變了模樣。」
陳瑾瑜忍不住贊了蔡縣令幾句:「蔡縣令事事親力親為,為百姓生計絞盡腦汁。簡直就是縣令的典範。」
眼高於頂的崔縣令,對蔡縣令倒是很服氣:「蔡縣令愛惜百姓,當差勤勉,是我等縣令的楷模。」
頓了頓,又來了一句:「陳舍人寫的蔡縣令小記,也十分精彩。我已讀了三回。」
看過之後,眼珠子都有些紅。
一個縣令,能被郡主這般讚揚,還寫成這樣小記四處散播,這是何等光鮮體面榮耀。
真恨不得以身代之,再來一個崔縣令小記什麼的。
陳瑾瑜笑著自謙:「崔縣令是兩榜進士,我那點文采,哪裡值得一提,讓崔縣令見笑了。」
馬耀宗立刻道:「陳舍人也太謙虛了。那份蔡縣令小記文采斐然,寫得好極了。」
姜韶華也含笑點頭:「確實很好。」
陳瑾瑜被誇得眉開眼笑。
盧琮一時插不進嘴,心裡暗暗想著,換了他來寫,保准寫的更精彩更感人肺腑。
可惜,他現在還沒搏得郡主信任。這等出頭露臉的差事,還輪不到他,讓陳舍人這個黃毛丫頭搶了先。
沒錯,盧琮盧舍人對此事頗有些不甘不服。他自少讀書,說是讀書天才也不為過,寫得一筆好字,一手錦繡文章。
陳瑾瑜確實有才學,以這個年齡的少女來說,實在難得……不過,哪能和他相提並論!!!
第220章 內卷(二)
崔縣令做的,不止是建糧倉。
崔縣令隨意地在前領路,「恰巧」路過一處學舍。學舍里傳出幼童的朗朗讀書聲。
姜韶華目光一掠,咦了一聲,停下腳步:「這裡不是私塾?」
學舍門口掛著一個黑色的匾額,上面寫著葉縣書院四個大字。字跡飄逸,分明是出自崔縣令手筆。
如果是私塾,絕不敢掛這樣的匾額。
果然,就聽崔縣令不疾不徐地答道:「回郡主,這是葉縣縣衙建的書院。由縣衙出銀子,聘了五個秀才來做夫子,只要是葉縣百姓,都可將家中六歲以上的孩童送來讀書。一直可讀到十五歲。」
「書院不收束脩,還供孩童們一頓午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