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拆了信,看完後並未展顏,反而露出一個譏諷的笑意。
陳瑾瑜和馬耀宗都在一旁。馬耀宗不便多言,陳瑾瑜卻沒什麼顧慮,張口便問:「太后娘娘在信中說了什麼?玉米紅薯到底還推不推廣了?」
姜韶華淡淡道:「太后娘娘在信中說,王丞相百般阻撓,推廣新糧一事,怕是不能進行。」
陳瑾瑜氣得俏臉發白,恨恨不已地發了一通牢騷。
馬耀宗斟酌了片刻,低聲進言:「郡主,臣有一言,不知該不該說。」
姜韶華瞥他一眼:「有什麼想法,只管道來。」
馬耀宗應了一聲是:「朝廷不肯推廣新糧,那這件事我們自己來做便是。」
「不妥!」陳瑾瑜第一個反對:「朝中已有人指責郡主流言惑眾,再加這一樁,就成了邀買人心。」
「陳舍人說的沒錯。」姜韶華輕嘆一聲:「這件事,本郡主確實不能出面。」
馬耀宗顯然早就在琢磨此事,低聲道:「臣是這麼想的。郡主不必出面,讓人將玉米紅薯運出南陽郡,到北方受災的郡縣去販賣。」
「玉米紅薯產量高,價格大可定得低廉一些,比麥種粟米低五成。有這樣的低價糧種,總會有百姓買去試種。」
「只要種一年,百姓就能嘗到好處,來年種的人就會更多。這般推廣,當然遠不及朝廷推廣耕種來得迅捷,不過,這樣做也有不少好處。」
「第一,玉米紅薯賣出去,可以換回大筆銀子。我們南陽郡的玉米紅薯也不是平白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百姓們辛苦耕種收穫而來,是郡主用糧食換進的糧倉。之前郡主要獻給朝廷,朝廷最多嘉獎幾句,其實南陽郡大大吃了虧。現在是朝廷不肯要,不是我們不願給。索性就賣出去。」
「這兩年,郡主要買糧要養兵,王府里銀子如流水般的花出去。馮長史整日為銀子發愁。有了進項,這問題便迎刃而解。郡主還能多養些兵。」
「其次,白給的東西,未必能得到重視。百姓花了銀子買糧種,反而會更珍惜更在意。說不定,比官府推廣新糧還要順利。」
陳瑾瑜聽得雙目熠熠閃光,用刮目相看的眼神看了過去。
姜韶華略一點頭,黑眸中也閃出了笑意:「你這麼說,也有道理。」
馬耀宗全身舒暢,繼續說道:「不過,做這件事,也有許多困難。北方諸郡民匪眾多。運糧出去,只怕會惹來民匪搶糧。」
「所以,要運糧賣糧種,不但要有內行又靠譜的人組織車隊,還得有驍勇厲害的騎兵充做家丁隨行。」姜韶華挑眉一笑:「還好,本郡主都有。」
送糧賣糧用湯家人正合適。
親衛營里的親衛們,正好輪流出去「操練」,在實戰中淬鍊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精銳。
姜韶華思慮了一回,笑著對馬耀宗道:「這件事既是你提出來的,你去寫一個章程來。本郡主要召所有屬官來議一議此事。」
馬耀宗立刻從袖中抽出一個條陳,恭敬奉上。
感情是早有準備。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