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卓很順手地拎起茶壺,再倒一杯清茶:「不過,也不能空口白牙地讓百姓前去。王府這邊,先撥一部分錢糧去。」

馮文銘矜持地略一點頭:「虧得我之前忙了幾日,已經有所準備。今日便讓人來戶房領錢糧吧!」

果然,馮長史做事就是靠譜。

陳卓豎起大拇指,吹了老友一通。

馮長史被逗樂了:「別耍嘴皮子,快些做事。百姓來都來了,好好安頓,讓他們以南陽郡為家。」

第305章 饑民(三)

陳卓辦事利索,令人連夜送信去酈縣縣衙。

蔡縣令在第二日正午收到了陳長史送來的書信,看完書信後眉眼放光,一臉喜色。

一旁的主簿和縣尉心生好奇,對視一眼。

王府忽然送信來,莫非是有什麼大事?

事情大不大不知道,反正肯定是好事。不然,縣令大人怎麼會高興成這樣。

莫縣丞這兩年都來,對蔡縣令也徹底服氣了,張口問道:「敢問大人,王府那邊可是有什麼差事?」

蔡縣令很快揭開謎底,直接將那封信給了莫縣丞。莫縣丞定睛一看,也笑了起來:「好好好,這可是大好事。」

縣尉主簿也有份看了信,各自喜上眉梢。

當然是大好事。

酈縣原本是赤貧的下縣,這兩年多來,山匪被剿滅,蔡縣令勤勉治理,帶著百姓種藥採藥開荒種田。現在總算是能填飽肚子了。不過,離富裕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想晉為中縣,更是難之有難。

大梁對上縣中縣下縣的劃分,有嚴格的規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百姓人口要達到一定的數量要求。

可酈縣就是再使勁發展,百姓再努力生孩子,人口也沒法子暴漲。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至少也得十幾年。

現在可好了。湯家去北方旱災嚴重的郡縣推廣新糧,隨行的親衛營悄悄招納饑民流民。這都是現成的壯年啊!

王府還送了錢糧來,只要養幾個月,地里的玉米紅薯就能收穫。到時候,還愁養活不了幾百個人嗎?

「陳長史馮長史對大人真是青睞有加。」主簿大拍馬屁:「有這等好事,第一一個就想到我們酈縣。」

「正是,我們可得好生安頓百姓,千萬不能出什麼岔子。」縣尉迅疾接過話茬:「要怎麼做,大人只管吩咐。」

莫縣丞也被差遣慣了,主動請纓:「大人只管差遣。」

蔡縣令仔細想了想道:「兩位長史將第一批饑民送來我們酈縣,一來是給我們充實人口。二來,定然是要我們做出個樣子來。以後饑民一批批地來,不可能只給我們酈縣,其餘諸縣也要接收百姓。所以,我們要將這件事做得又快又好,不能出亂子。」

「這些饑民初來乍到,心裡定然恐慌難安。所以,不能打散安頓,劃出一片空地來,給他們搭一些簡單的草屋,暫且住幾個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