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王丞相心裡涼了一涼。

換作太康帝,絕不會這般對他這個大梁丞相。

眼前這個年輕熱血的天子,和性情軟弱愛和稀泥的太康帝截然不同。臣子們相爭,做天子的拉偏架,便是丞相也得吃悶虧。

太和帝看了過來。

王丞相咽下心中羞怒不快,拱手應是。

太和帝這才舒展眉頭,溫聲安撫王丞相幾句,又對紀尚書道:「補種的糧種,由南陽郡送去燕郡。要賑濟的糧食,還得戶部籌措安排。辛苦紀尚書。」

大頭都由南陽郡出了,剩下的賑濟糧食,能擠出多少就多少吧!

紀尚書心裡的重石被挪了一塊,還算輕快地拱手領命。

緊接著,太和帝又沉聲道:「燕郡起了蝗災,接下來,定有別的郡縣也遭了蝗災。眾卿有何建言?」

應對這等天災,朝廷其實也沒什麼好辦法。無非就是減免田賦撥糧賑濟安撫百姓等種種。具體施行得如何,還得看各衙門各官員。

這些具體事宜,就不是大朝會能解決的了。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地進言,商量出了幾條對策。

太和元年的第一次百官大朝會,就在一片焦慮的聲音中結束。

天子退朝時,特意留下了南陽郡主:「韶華堂妹,你隨朕去景陽宮一同用午膳。」

……

從太子變成天子,一字之差,感受到的壓力翻了幾倍不止。今日第一次大朝會,就冒出了燕郡報蝗災的奏摺。年輕的太和帝,心裡急得都快冒煙了。半日過來,心力交瘁。

「這位置真累。」

太和帝走出金鑾殿,被亮晃晃的陽光照得刺目,忍不住喃喃低語。

姜韶華就在天子身後,將這句輕嘆聽得清清楚楚,低聲安慰道:「大旱之後多有蝗災,此事是天災,怪不得皇上。」

太和帝嘆了一聲:「多虧得你挺身而出,主動獻糧種,為朕解了一大難題。」

姜韶華半點不居功:「我是皇上的臣子,是姜氏郡主。我的身份地位尊榮權勢,都是從姜氏而來。現在朝廷正是最艱難的時候,我為朝廷出些力是應該的。」

頓了頓,又低聲笑道:「其實,能用糧種換來王丞相白紙黑字的道歉文書,划算得很。」

心頭堵了大半年的惡氣,今日才算是真正出了。

太和帝轉頭看一眼眉眼含笑絲毫不掩快意的堂妹,不由得揚了揚嘴角。口中卻囑咐道:「此事可一不可再,丞相是朝廷重臣,該給的體面還是要給的。」

第317章 蝗災(三)

人心都是偏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