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挖礦的盛大場景,深深震撼了崔渡。
崔渡驚嘆道:「竟有這麼多人在挖礦石!」
姜韶華嗯一聲。一旁的陳縣令笑著接了話茬:「這三年來,鐵礦的規模擴大了兩倍不止,礦山里挖礦的人將近三千人。」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梁生產力低下,地廣人稀,人口過萬就算上縣。博望縣的人口一萬有餘,青壯年占了四成。也就是說,青壯年大半都進了礦山。另外還有一些外縣來的,還有從收容的饑民中選出年輕力壯的。
礦山里供應一頓午飯,每日還有工錢可拿。陳縣令掌管鐵礦,從不允許欺壓百姓這等事。也因此,在博望縣,進山挖礦是一份好差事,人人都樂意來。
礦山實在太大了,姜韶華轉了半日,也就只看了四分之一。
當日晚上,眾人便歇在了礦山里。
姜韶華精神十足,吃過晚飯了在山林里隨意閒轉。相伴在身邊的,正是崔渡。
陳瑾瑜識趣地避開,宋淵領著二十多個親衛四散隨行保護。撇開散在十數米之外的親衛們不提,此時,就是姜韶華和崔渡相伴而行。
深山樹林,明月當空,涼風習習。
一雙少年男女並肩同行,不時低聲說笑。這一幅畫面,怎麼看都透著旖旎。
其實,姜韶華和崔渡說的話很尋常,沒什麼男女之私。此刻,她正對崔渡說起十四縣的縣令。
「這麼多縣令,基本都是科舉出身。像陳縣令,當年就是進士出身。按著朝廷規矩,陳縣令不該留在南陽郡做官。祖父當年頗費了一些心思,才將陳縣令留在了南陽。」
「博望縣的礦山,對南陽郡來說太過重要了,祖父只信得過陳縣令。事實證明,陳縣令確實是個能臣。這些年,礦山出產礦石穩定,從無一起暴亂之事。」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一提大梁其餘幾處礦山了。朝廷派官員去管理礦山,挖礦的多是刑部大牢里的犯人。譬如上一回「衝擊」京城城門的流民們,就通通都被送進了礦山。
官員們要政績,壓榨礦工是常事。至於工錢什麼的,一文都沒有。便是連最基本的飯食,也保證不了頓頓供應。如此一來,礦山里時有暴動,也不是新鮮事了。
南陽鐵礦的安穩,可謂是獨一份了。
崔渡由衷嘆道:「陳縣令確實是用心做事的好官。不過,這也是因為有體恤百姓的好郡主。」
姜韶華嫣然一笑:「閒話說得好好的,怎麼忽然拍起馬屁來了。」
「我可不是拍馬屁。」崔渡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心直口快,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
姜韶華被拍得心情大好,笑道:「就算你說的都是實話。其實,我都是學祖父行事。祖父在世的時候,時常教導我,做人要修身養德,要以己度人。百姓們想要的其實很少,不壓榨不欺凌,能填飽肚子,安穩度日,就是百姓的好日子。對上位者來說,少些貪慾,多做些實事,也就是了。」
「說得容易,做來何其難。」崔渡感慨道:「貪婪是人的本性。做官的,誰不想升官發財,誰又願意真正放下身段,為百姓著想,為百姓做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