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時辰後,眾人在官道旁休息。陳瑾瑜很自然地湊到郡主身邊說笑。
姜韶華飲了一口水,笑著應道:「經過此事,書院裡的女童也該多起來了。」
說到底,人都是勢利的。捨不得讓閨女讀書,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覺得女子讀書沒什麼用處,二來是想讓女孩子留在家中做事。
當百姓們發現閨女讀書的好處多多,更勝留在家中種桑織布的時候,想法自然會慢慢轉變過來。
或許,過個三年五載,葉縣裡家家戶戶都會送女子去書院讀書了。
陳瑾瑜想到那等盛景,不由得心情激動澎湃:「可惜,只有葉縣開設了女子學堂。其餘諸縣,暫時還沒這個能力。」
姜韶華笑道:「飯要一口一口吃,事也得慢慢做不是?博望縣要挖礦,比陽縣養馬,人手都不充足。其餘諸縣,縣衙都不富裕。現在又在收容接納流民,縣令們的頭等大事,是讓百姓們填飽肚子。開設學堂的事,得等以後了。」
「葉縣開了個好頭,兩年便有現在的規模。你等著瞧吧!很快便會有縣令有學有樣。」
內卷,才是進步的最大動力。
陳瑾瑜心領神會,和郡主相視而笑。
……
兩日後,姜韶華一行人到了舞陰縣。
舞陰縣身為南陽郡倒數第一的窮縣,種了兩年新糧,糧食豐收了,高縣令的腰杆也直了不少。拜見郡主的時候,中氣十足:「臣見過郡主。」
姜韶華笑道:「高縣令起身,諸位都起身。」
進了城門後,沿途所見的百姓面色還算紅潤,衣服有破舊的,卻都乾乾淨淨。一張張臉孔都洋溢著對生活的希冀熱切。
「郡主千歲!」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很快,整條街的百姓都喊起了郡主千歲,聲浪如潮水般洶湧,透著百姓們對郡主的愛戴和敬仰。
姜韶華微笑著沖百姓揮手示意。
待進了縣衙後,姜韶華先問起了今年的秋收。
高縣令精神抖擻地應道:「回郡主,今年秋收,舞陰縣大豐收,收的糧食足夠百姓吃兩年。」
「太平糧倉都裝滿了。還送了一萬石糧食去王府。」
以前舞陰縣窮,是因為缺水乾旱,糧食產量太低。百姓們吃不飽,連孩子都養不起。
抗旱的新糧出現後,對舞陰縣的百姓來說,是一樁大喜事。如今,舞陰縣的糧食產量翻了幾倍,雖說新糧沒有那麼好吃,到底能填飽肚子了。在旱災蝗災戰亂不斷的北方,能平安活著,還能吃飽喝足,已經是世間最幸福的事了。
姜韶華聽著也覺欣慰喜悅,隨口笑問:「今年舞陰縣出生了多少孩童?縣衙每個月送糧了麼?」
高縣令笑著答道:「今年舞陰縣一共出生了二百三十六個嬰童,每一個都登記在冊子上,縣衙按月送二十斤口糧去。有了二十斤糧食,足夠養活孩子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