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餓嗎?昨晚吃的都吐光了!
……
幾日後,十四縣的縣令們陸續來了王府。
每年的歲末,縣令們都要來南陽王府,一來覲見郡主,二來述職,還能藉此機會彼此親近。幾年下來,眾縣令從一開始的緊張忐忑,到現在已經十分習慣。甚至從沒進臘月之前就開始期待。
按著往年的習慣,能住進王府的只有三位縣令,其餘十一位縣令都在王府外安頓住下。年齡最大資歷最老勞苦功高的馬縣令穩穩占了一個名額,忠心耿耿為郡主掌管礦山的陳縣令,自然也是要住王府的。至於這第三個名額嘛,不用多問,每年都是蔡縣令。
第一年的時候,十一位縣令都不服氣。到如今,眾縣令們都對蔡縣令心服口服。便是心高氣傲的崔縣令,對蔡縣令也服氣得很。
眾縣令各自安頓,在等著郡主宣召的空閒里,少不了互相走動。
鄒縣令和伍縣令最是熟絡,很自然湊到了一處。男子們八卦起來,其實比婦人還要長舌。兩位縣令先裝模作樣地說了些官面話,等說得熱絡興起,便將隨從都打發了出去,兩顆頭顱靠到了一起。
「再過幾日,崔公子就要變成長寧伯了。」鄒縣令悄聲笑道:「這樣的年少才俊,可半點不比王四公子和鄭小公爺差。」
伍縣令立刻低聲糾正:「王四公子和鄭小公爺勝在出身好,自少就做太子伴讀,現在身居高位理所當然。我們這位崔公子,出身確實遠遠不及,論才幹,比那兩位京城俊彥強多了。」
「換了我是郡主,我也選崔公子。」
鄒縣令噓了一聲:「這話別亂說。過了年郡主才十四歲,還得再等一年才及笄。談婚論嫁為時尚早。」
伍縣令嘿嘿笑了幾聲:「我們郡主行事,走一步看十步,心有成算。既是要招贅婿,當然得招一個知根知底性子好又有能耐的。崔公子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鄒縣令點頭表示贊成。
年齡相當不必說,崔公子相貌生得好脾氣更好,能種新糧改進培育糧種。郡主的眼光,比已故只知看臉的親娘強了不知多少倍。
另一邊的院子裡,崔縣令和李穎夫婦也在低聲閒話此事。
崔縣令頗有些遺憾扼腕:「可惜崔公子出身博陵崔氏,要是我們清河崔氏的兒郎該有多好。」
殊不知,當日姜韶華在為崔渡考慮出身來歷的時候,確實在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間猶豫過。
後來下定決心,一是因為姨婆宋氏嫁娶了博陵崔氏,有這一層關係,崔渡的出身來歷就更以後說服力。二來是因為清河崔氏人才輩出家族勢力正興旺,博陵崔氏就好拿捏多了。
李穎笑著瞥夫婿一眼:「雖然不是同族,不過,既然都姓崔,總比旁人親近。這回進了王府,你私下去見一見崔公子。」
崔縣令沒了以前的矜持自傲勁,現在務實多了,笑著點頭應下。
隔日郡主宣召崔縣令等人進王府。忙完正事,中午小宴的時候,崔縣令窺了個空,端著一杯美酒就去了崔渡面前敬酒。
南陽十四縣,崔縣令出身最好,最年輕也最英俊。崔渡對崔縣令第一印象頗為不錯,笑著舉杯對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