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現在的親衛軍營,到底有多少兵力,真實的數字也只郡主和宋淵陳馮長史知道。就連陳縣令也不清楚。

陳縣令也從不去問這些不該自己問的事,沉穩應是。

也怪不得陳縣令這般有底氣。南陽郡招納北方流民一事一直在暗中進行。去歲平州爆發瘟疫的時候,曾短暫地停了一段時日。後來平州瘟疫被控制住,流民又開始源源不斷湧入南陽郡。

大量的壯勞力,飛快地充實了十四縣的人口。別的縣不提,只博望縣的百姓人數,比起兩年前足足多了五成。照這樣的速度,很快就能翻倍了。

也就是說,南陽郡的下縣人口,也足以比得上其餘州郡的上縣。

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有了人,就能開墾荒田,能種糧食,有人挖礦,有人養馬,有人種桑織布……

現在的南陽郡,雖然還比不上京城,卻已是真正的北地明珠。在北方百姓們眼中,地位更勝京城。

不但流民們紛紛湧入南陽郡,還有許多技藝精湛的工匠和小有資產的商戶悄然來南陽郡安家。

對此,姜韶華自是欣然接納。還特意對十四縣下了公文,所有外來人口都要及時安頓,蓋房子分土地提供糧種和耕牛木犁,總之,要盡一切努力留住人。

充足的兵力,是南陽郡最大的底氣。當然,養兵最耗費錢糧,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大梁朝國庫空虛,除了吏治腐敗,有一半都得「歸功」於數量近四十萬的龐大軍隊。

吃空餉喝兵血,是大梁軍隊數年來的惡習。四十萬軍隊,這是兵部軍冊里的數字。至於各軍隊裡的真實人數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陳縣令告退離去後,姜韶華對宋淵嘆道:「今年湯家糧鋪繼續往北延伸,現在已經開了十五家糧鋪。親衛營的人還是不夠用。」

第445章 擴張

南陽郡主姜韶華才貌雙全,有兵有糧有權,家大業大,在眾人眼裡,這簡直就是女子成功的典範。

這樣的南陽郡主,還有什麼煩惱?

當然有啊!

越擴張,越覺得錢糧不夠用,兵力還是不足,人手遠遠不夠。

人一旦有了野心,就像一顆種子入土。種子生根發芽開花,逐漸長大,野心也會隨之茁壯成長。

「當年我讓湯家經營糧鋪,是為了推廣新糧。兩年下來,已頗有成效。我們南陽郡的新糧,已經漸漸推廣開來。北方的百姓大半都種上了新糧。甚至就連南方那邊,也有人開始來南陽軍購買糧種了。」

「今年只是賣糧種一項,就給南陽郡賺了大筆的銀子。」姜韶華笑著嘆道:「馮長史熬夜撥算盤算帳,都不嫌累。可我怎麼還是不太滿意?」

「南陽郡勢力不停擴張,人手愈發不夠用。尤其是親衛營,每家糧鋪都得配兩百個親衛。平州境內還有殘餘的亂軍,更需要人手。我恨不得親衛營的人手擴充個幾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