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氣,顯然松得早了些。
王丞相這一病,纏纏綿綿大半個月不見好轉。
朝堂政事堆積如山,太和帝每日光是看奏摺,就要看到深更半夜。每份奏摺都要親力親為批閱,大事小事都要自己拿主意。換在平日,只有重要的奏摺才會呈至御前,小事王丞相一般就處置了,根本不必到御前。
到了這等時候,才顯出了王丞相的重要。
王丞相這一病倒,太和帝的工作量直接漲了三倍不止,頓感無比吃力。幾位中書舍人每日陪伴在天子身邊,時常商榷討論政事。
李博元性情粗豪,不拘小節,不夠細密。姜頤見了奏摺就頭痛,做得最多的就是端茶奉水傳御膳點宵夜。
王瑾和鄭宸倒是都有見地,可他們兩個政見不和,經常爭論不休。有時不但不能為天子分憂,還讓天子更加心煩頭痛。
「王舍人,你不必在朕身邊伺候了。」太和帝忍無可忍,終於對王瑾道:「你回府給你父親伺疾,等你父親身體好了,父子兩個一同歸朝。」
王瑾恭聲應道:「皇上一片美意,臣代父親謝過皇上恩典。不過,父親早有吩咐,讓臣安心當差,為皇上分憂。父親沒有大礙,就是年紀老邁憂思過重身體孱弱,只能慢慢將養。」
這得養到什麼時候?
一朝丞相,借著養病撂挑子。還不是逼著他這個天子低頭退讓,饒過已經被押解到京城的王易?
太和帝心裡憋了一肚子悶氣,卻一個字不能出口。於是,就更憋屈了。
鄭宸私下裡進言:「皇上,王丞相根本是在裝病,想以此逼迫皇上。皇上可得撐住,不能輕易饒了王易!」
「王易貪墨索賄,金額巨大,證據確鑿。皇上大可秉公處置,如此便能斬斷王丞相的一條腿。以後,王丞相就是回了朝堂,說話也失了底氣,休想再一手遮天掌控朝堂。」
太和帝看了鄭宸一眼:「你說得倒是輕巧。朕從嚴處置王易,令王丞相顏面無存。王丞相要是真得堅持辭仕告老,朝中誰能頂替王丞相?」
鄭宸再有信心底氣,也說不出「我能頂替」四個字。
大梁丞相,是百官之首,要精通政務,熟悉四十州三百郡,要有一眾臣子和門生的鼎力支持,這才能坐穩位置,維持朝堂安穩。
現在的他,年齡資歷都是硬傷。太皇太后黨的官員們,認的是太皇太后和安國公,不是只有十七歲的鄭舍人。
「六部尚書中,可以提攜一位文臣頂替王丞相的位置。」鄭宸低聲道:「張尚書戴尚書周尚書都和王丞相一鼻孔出氣,可以在紀尚書和李尚書中擇一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