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言一出,寶華公主第一個坐不住,忙站起來柔聲道:「皇祖母可千萬別這麼說。近來宮中事端頻頻,都是有奸臣小人作祟,萬幸有皇祖母撐著,才沒出亂子。」

寶華公主比姜韶華年長四歲,今年已十九,正是容顏最盛的年齡。美麗端莊溫柔孝順,世間對少女的美好形容詞,幾乎都可以用在寶華公主身上。

東平縣主淮陽縣主也隨之起身,各自柔聲勸慰安撫。

姜韶華不動聲色地看過去。

姜莞華今年十八歲,在去歲就和李博元定了親,還有一個多月就是婚期。

姜月華十七歲了,親事也已定下,是吏部張尚書的長孫。這門親事,是鄭太皇太后做主定下的,自然是為了拉攏張尚書。這也是鄭太皇太后慣用的聯姻手段了。

倒是寶華公主,要守三年父孝,至今還沒定下親事。

鄭太皇太后被眾人輪番勸慰,稍稍振作,對姜韶華道:「對了,你上回寫信和哀家說,要和長寧伯定親。現在來了京城,定親一事豈不是要被耽擱了?」

第474章 遺傳

此言一出,站在一旁的鄭宸目光涼了一涼,卻沒有任何舉動,更未張口。

他沒有立場也沒資格說話。

提起崔渡,姜韶華的眉眼肉眼可見地柔和起來,輕聲應道:「回娘娘,博陵崔氏已經登門商議定親一事。我不在王府,定親也照常進行。」

時下定親結親,本來也不需女子親自露面。都是由長輩做主,換庚帖立婚約下聘禮。

鄭太皇太后有些遺憾:「哀家本來想給你挑一個好夫婿,可惜你堅持要招贅進門。也只得勉強湊合了。」

一個崔氏旁支弟子,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要不是種田種出些名堂來,哪裡配得上尊貴的大梁郡主?

已經定了親事的姜莞華姜月華,想起自己的未婚夫婿,各自驕傲地挺了挺腰杆。

李博元是李家嫡長孫,太和帝嫡親的表弟,未來的李家家主。

張公子是張尚書嫡長孫,張家也是大梁世家望族,張尚書位高權重。張公子自少有才名,去歲便過了府試,將來不愁錦繡前程。

她們是不及姜韶華,將來的夫婿可比只會低頭種田的長寧伯強多了。

「不是勉強湊合,」姜韶華燦然一笑:「崔渡很好,是世間最好的少年郎。」

眾人:「……」

誰都能看出,姜韶華這番話發自肺腑,絕非作偽。眉眼間綻放的光芒,也是少女提起心上人時才會有的模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