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也當做不知,細細說了一回。說到李太后為李尚書說情太和帝心軟時,鄭太皇太后冷哼一聲:「李尚書有個孝順閨女,還有個體貼的好外孫。禮部整日領俸祿吃閒飯。」
這話說得何其刻薄。禮部是清閒些,也沒到全部吃閒飯的地步。
姜韶華沒有和鄭太皇太后爭辯,順著話音道:「我就是將看到的聽到的告訴皇上,如何決斷,還得看皇上的意思。」
鄭太皇太后又哼一聲:「皇上年少,耳根子軟,容易被人蒙蔽左右。該提醒的,還是得提醒。」
藍公公小袁公公之死,景陽宮流言紛紛,矛頭直指李家。鄭太皇太后心中恨極了李家人,巴不得找個由頭髮作李尚書一頓。
姜韶華早有準備,輕聲低語道:「李家對伯祖母不敬,遲早要懲戒教訓。不過,眼下皇上龍體要緊,不能再氣出個好歹來。伯祖母也稍稍隱忍一二,等皇上養好龍體了再出手不遲。」
鄭太皇太后恨恨道:「要不是顧忌皇上,哀家豈會忍這麼久。」
姜韶華一番好言好語,總算安撫住了鄭太皇太后。
鄭太皇太后又道:「禮部也就罷了,明日去工部巡查,你別客氣。那個周尚書,和王丞相一個鼻孔出氣,每年都要修河堤。大筆大筆的錢糧用出去,結果年年河堤都有被衝垮的地方。你只管好好查一查工部。凡事都有哀家給你撐腰。」
姜韶華點點頭應了。
不必鄭太皇太后提醒,她也要仔細查一查工部。
……
「郡主明日真要去工部?」
回了寢室,陳瑾瑜低聲問道。
姜韶華嗯了一聲。
陳瑾瑜蹙眉,提醒道:「郡主一番好意,為皇上分憂。也別太過了,做了太皇太后的手中刀。」
姜韶華淡淡道:「太皇太后這般器重我,就是因為我是一把鋒利好用的刀。皇上支持我,也是因為我展露鋒芒,壓制住眾臣。便是出於本心,我也想整頓整頓大梁朝堂人人懈怠推諉的風氣。」
「可這麼一來,郡主處處得罪人結下仇家,以後對南陽郡十分不利。」陳瑾瑜有些情急,聲音依舊壓得極低:「郡主也得愛惜自身。」
姜韶華看著陳瑾瑜:「人人都愛惜自身,不肯出力做事,不願擔責向前。所以大梁官場才會爛到這個地步。」
「我決定來京城,就是要做些事。否則,我大可一直待在南陽郡,一直顧全自己愛惜自身了。」
陳瑾瑜啞然無語。
「放心,我心中有分寸。」姜韶華放慢語氣:「短短三個月,我能做的事其實有限。眾臣默默隱忍退讓,也是因為清楚三個月後我會回南陽郡。他們不和我翻臉,是想熬過這一段時日。我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沒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整頓吏治。」
「我能做的,就是削幾根爛枝爛葉,震懾一下心思各異的眾臣。讓大梁官場風氣稍微好轉,也能讓百姓們稍稍喘口氣。」
真正大刀闊斧的改革,會帶來混亂和難以預料的後果,現在不是時候。也輪不到她這個南陽郡主來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