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馮長史夸馬耀宗,陳長史順著馮長史的話音笑道:「馬家也不錯。郡主要戰馬,馬家今年擴充馬場買馬奴備草料,一點都沒怠慢。」

馬縣令做得還不僅於此。親衛營一直在練兵,馬縣令私下令人去關外買柔然馬奴,特意挑小部落里戰敗的騎兵,暗中送往親衛營。

具體數字多少,便連馮長史也不清楚。只從親衛營索要的各式新兵器,就可推斷出練兵已見了成效。

一個長隨匆匆進來,拱手稟報:「啟稟兩位長史,葉縣那邊送了信來。」

陳長史略一點頭,接了信,展開一看,眉頭一皺:「這個崔縣令,竟要將種桑織布的技藝,教給後來的流民百姓。」

馮長史道:「年輕人嘛,有幹勁有衝勁,想立功是好事。不過,這事確實要謹慎些。要等流民們徹底歸心,融入南陽郡了,再行此事。」

「我這就給他寫信,讓崔縣令稍緩一些。」陳長史略一思忖下了決心:「至少也要等流民入戶籍兩年之後,才能學種桑織布。」

南陽郡十四縣,其實就是個微縮的小朝廷,大事不多,小事不少。一樁樁一件件都得有人定奪拿主意。

陳長史掌管王府人事,地位類似王丞相。不過,陳長史從無私心,也沒結黨營私,比王丞相強多了。

這一邊,戶房裡送來了一份文書,等著馮長史批覆。

馮長史一看,原來是田莊送來的。

姜韶華走後,崔渡直接就住在田莊裡,幾乎沒回過王府。除了培育糧種外果蔬種子之外,崔渡近來還在研究給農田增肥和灌溉等事務。但凡是研究,總是要花銀子的。

田莊花的這點銀子,和軍營消耗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馮長史都沒細看,便揮筆簽字,蓋了戶房印。兩天後,銀子和器具便送到了田莊。

這些瑣事,都由崔望操持,崔渡是不管的。他穿著家常舊衣,在試驗田裡轉悠,不時發現一株格外飽滿的麥穗。然後小心翼翼地連根挖起,讓人送進專門的培育糧種的棚子裡。

糧種培育,是一件需要極致耐心的事。優質的糧種,就是這麼一年一年選種培育出來的。

崔望來送消息,見崔渡正專心忙碌,也未驚擾,默默在田邊等著。

唯有熱愛,才能抵漫長歲月。

沒有鮮花著錦,沒有錦衣玉食,沒有酒水歌舞,只有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甚至年復一年的枯燥單調的培育糧種生活。整日在田間地頭忙碌,和一堆沒讀過書不識字的農夫們打交道。

崔渡的耐心和毅力,令人驚嘆,也讓人敬服。

天色漸漸昏暗。

崔渡終於從田裡出來了。

崔望笑著上前:「文書送去王府,馮長史已經批覆,讓人將銀子和需要的器具都送來了。」

馮長史是出了名的摳唆。伸手要銀子的文書,多多少少都要被砍掉一些。唯有田莊的用度,要多少批多少。

崔渡也習慣這樣的待遇了,笑著說道:「送來就好,過兩日就開始研究新肥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