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姜韶華將昏睡的平王給了魏公公。魏公公感激得快哭出來了:「多謝郡主!多謝郡主!平王殿下自宮變那一日受了驚嚇,聽不得刀槍殺伐聲。便是有人將刀抽出刀鞘的聲響,殿下聽到了也會大哭大鬧。奴才實在是沒法子。」

一個心智不全的八歲孩童,親眼目睹了臣子們被殺的血腥場景,自己還被當成肉盾,差一點就命喪賊人之手,心裡留下了濃厚的陰影,也是難免。平日還不明顯,到了這等關鍵時候,便露了出來。

臣子們沒有同情平王,只為大梁朝的淒涼未來唏噓不已。

太和帝雖然手段溫軟些,到底經歷了十幾年帝王正統教育,勉強算是合格的少年天子。

眼前的平王,除了血脈之外,可以說是一無是處。

然而,皇位繼承,最重的就是血脈。

武安郡王重重咳嗽一聲,有意無意揚高了音量:「平王還是個頑童,什麼都不懂,別說現在,就是過個十年八年長大成人了,也未必當用。高涼王就是最好的先例。」

高涼王年少聰慧,是成年後重病燒壞了腦子。反應慢說話也不利索,不過,平日不吭聲的時候,還是頗能唬人的。

平王還不及高涼王哪!一個智力不全連辨別是非能力都沒有的傻子,怎麼做天子?

武安郡王別有用意的一番話,揭開了這一個眾人不願面對的事實,更流露出了意欲取而代之的野心。

淮陽王心思沉重,本不願多言。不過,眼看著武安郡王大出風頭,他不能被這般比下去。

於是,淮陽王也上前一步,在眾臣面前亮了個相:「皇位更迭傳承,不僅是天家之事,更關乎國朝江山安穩,萬千黎民百姓。應該由眾臣推舉商議出真正合宜之人,接掌大梁江山。」

武安郡王此時和淮陽王同一陣線,大聲附和:「淮陽王所言極是。待眾人回去之後,便可進行朝議了。」

所謂朝議,指的是三品以上的重臣進行投票表決。這麼一來,很自然地就將鄭太皇太后排除在外。

武安郡王和淮陽王的野心,也就此表露無疑。

這些時日,他們兩人私下小動作頻頻,各自說服拉攏了一些臣子支持自己。此時便有人陸續站出來贊成這一提議。有四五品的中等官員,也有三品以上的重臣。至於五品以下的低品級官員,根本沒資格說話或表態。

張尚書也出人意料地張口表示贊成:「兩位藩王言之有理。」

姜韶華冷眼看著這一幕,竟未出言譏諷,任憑眾臣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話。直至張尚書表態,姜韶華才淡淡道:「等回宮之後,先問過太皇太后娘娘,再行朝議不遲。」

張尚書不對著鄭太皇太后的時候膽量還是有的,立刻挺直腰杆傲然道:「朝堂大事,本就該由朝臣們朝議決定。太皇太后娘娘雖身份尊貴,到底是女流之輩,不該插手政事。」

姜韶華冷笑一聲:「本郡主也是女流之輩,張尚書是不是打算將本郡主也攆出朝堂?」

張尚書:「……」

對著姜韶華冷厲肅殺的眉眼,張尚書心裡直冒涼氣,腦海中油然閃過姜韶華持槍殺人時的英姿,態度立刻就軟了下來:「臣不敢,郡主請息怒。」

姜韶華冷然道:「那就閉上你的嘴。」

張尚書在眾人看熱鬧的眼光下羞臊難當,不得不閉上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