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圖之,才是正理。」
「戴尚書都是七旬的人了,還能再撐幾年?這刑部尚書的位置,遲早都是我的。便是眼下,徹查謀逆重案的差事也是我的。戴尚書就是頂個名頭而已。」
「我不急,真正急的是你。」
楊政:「……」
楊侍郎板起臉孔,開始教訓數落:「當年你去南陽郡做審理正,是我為你謀的差事。你去了之後,隨意糊弄,半點不勤勉。郡主掌權後,你不將郡主放在眼底,私下裡大放厥詞。要不是我豁出一張老臉,給郡主寫信,你的差事早就保不住了。」
「郡主不重出身,看重的是勤勉有本事的臣子。你想得郡主重用,就得好生當差。」
「你別瞧不上馬耀宗。馬家一心為郡主養馬,私下裡還獻過錢糧。馬耀宗在郡主身邊當了幾年差事,既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又做了陳長史的孫女婿,是郡主的心腹親信。郡主現在提攜馬耀宗,將來還會重用湯家人和一眾南陽屬官。你用心做事,還愁沒有好前程嗎?」
「你在我面前嘀咕幾句也就罷了,要是敢在外面露出不滿來,不必等郡主惱怒,我先發落了你。」
楊政被罵了個狗血淋頭,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楊侍郎罵了一通,又放緩語氣:「郡主讓你負責查案,你就拿出全副本事來,將天子被謀害一案和逆賊謀反一案查個清楚明白。讓郡主看到你的忠心和能耐。」
楊政老老實實地點頭應是。
……
一連五日,姜韶華早起進宮,每日都是先去景陽宮吃個閉門羹,再去給李太后請安。然後進金鑾殿理政。
積壓了一個多月的政務,以極高的效率被處理完畢。
姜韶華溫聲道:「這幾日諸位辛苦了。從今日起,每日上午進宮,議事結束便各自回去坐衙當差吧!」
董尚書立刻接過話茬:「臣回禮部,立刻召集禮部眾臣商議選定合適的日子,籌謀準備登基大典。」
這馬屁拍的,張尚書心裡暗暗撇嘴。
戴尚書周尚書紀尚書等人都附和:「國不可一日無君,郡主殿下確實該早日登基。」
頓時顯出了一言未發的張尚書。
張尚書:「……」
姜韶華沒有給張尚書補救的餘地,淡淡道:「國庫空虛,人心不寧,登基典禮不必鋪張浪費,一切從簡便可。」
董尚書拱手領命。
張尚書哪壺不開提哪壺:「聽聞郡主每日都去給太皇太后娘娘請安,不知太皇太后娘娘現在鳳體如何了?」
姜韶華瞥張尚書一眼:「太皇太后娘娘鳳體不適,不願見人。這事眾人皆知。張尚書特意提及此事,莫非是想看本郡主的熱鬧?」
張尚書碰了個硬釘子,訕訕賠笑:「臣絕無此意。」
事實上,看熱鬧的可不止張尚書一個。鄭太皇太后這般強硬的反對態度,對宮人內侍的影響頗大。姜韶華一直住在南陽王府,並未留宿宮中,也被眾人私下傳言,是提防戒備鄭太皇太后暗中出手的緣故。
這對安定人心的大局來說,絕無好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