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崔渡立刻生出了同仇敵愾之心:「怪不得你對他一直冷淡疏遠。也從不給他任何接觸政務的機會。」

「這樣看來,他走得早,倒是一件好事。」

姜韶華看了崔渡一眼。

崔渡心裡一動,腦海中陡然閃過一個駭人的念頭。

等等!

盧玹死得這麼湊巧,該不會是……

然而,這樣的話,便是親如夫妻,也不能問出口。

崔渡沒有追根問底,柔聲低語道:「死者不能復生。我們為他守孝,也算盡了孝道。」

第652章 赴死(一)

隔日小朝會,眾臣紛紛進言,勸慰面有悲戚的郡主。

姜韶華近來並未展露鐵血手段,也未大肆提拔自己人,對朝臣們堪稱和風細雨。朝會上的氣氛肉眼可見地一日日寬鬆下來。

雖然知道這是郡主籠絡人心之舉,眾臣心中也踏實不少。至少,郡主還肯用他們。在新君面前,他們自也要好生表現。這一個月來政務運轉十分通暢,效率極高。

郡主的贅婿父親忽然急病離世,對朝臣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盧玹從未來過京城。一個在官場上毫無分量的陌生人病逝,眾臣何來的傷心難過?

如果不是因為郡主,這等小事都不值得在朝會上提一嘴。

姜韶華在眾臣的勸慰下,勉強振作精神,對眾臣表示謝意。至於朝會議事,自然要如常進行。

國事要緊,天又沒塌,該做什麼做什麼。

朝會後,眾臣各自要回去坐衙。唯有楊侍郎留在了宮裡。

東平王父子淮陽王父子,還有武安郡王父子,都被關在宮中天牢里。楊侍郎這一個月里,一直在審問此案搜尋證據。

此案已經辦得差不多了。一直拖著沒正式結案,是要等郡主登基後,以新帝的身份下旨處置一眾藩王。

楊政身為郡主麾下屬官,也參與了謀逆大案的審問和查證。今日隨著楊侍郎再次去了天牢。

「大伯,」楊政低聲道:「東平王父子謀逆證據確鑿,肯定要抄家滅族了。這武安郡王和淮陽王又該如何處置?」

逆賊吳為和司五的口供是這樣的。他們是武安郡王安插在淮陽王身邊的死士,受武安郡王指使刺殺平王,栽贓到淮陽王的身上。

按著這個口供,淮陽王是清白無辜的,武安郡王應該被論處。

不過,除了這兩人的口供之外,並無其他實證。所以,這一案到底要怎麼辦,頗有值得「商榷」之處。

楊侍郎淡淡瞥一眼過來:「我將案子審清楚,再將案宗呈給郡主便可。至於要如何處置一眾藩王,那就是郡主登基後的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