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瑜被自家祖父瞪一眼,立刻垂首觀心。心裡依舊琢磨一個問題。皇上真這般信任王中書令嗎?
就不怕王瑾另懷心思?
陳長史掌管王府人事數十年,看事情比孫女老辣得多。
王丞相的丞相之位還在,朝中的丞相黨已經一分為二,大半以王中書令馬首是瞻。還有小半,漸漸向張尚書靠攏。姜韶華籠絡王瑾,確實是高明之策。一來維持朝堂穩定,二來,也能藉此壓制蠢蠢不安的張尚書等人。
就譬如姜韶華有了鄭太皇太后表態支持,朝堂中那些太皇太后黨官員也就安心踏實了。
皇位更迭,是國朝大事,絕非兒戲。朝堂安穩,百姓才能安穩。
一旦人心渙散混亂,震盪便會以京城為圓心,迅速蔓延到大梁所有州郡。各地駐軍會不會叛亂?盜匪會不會就此猖獗?一旦亂起來,要付出多大代價才能恢復安定?
殺人當然痛快,一刀下去就是一個人頭。可有異心的人太多太多,根本是殺不完的。武力強大是為了有更強的威懾力。所有的政務得一件一件打理,人心也得慢慢收籠。
這其中的分寸火候,就得看掌權者的能耐手段了。如果坐了龍椅就能讓所有臣子低頭敬服,太康帝也不會被權臣架空,太和帝更不會死得那麼慘了。
片刻過後,王瑾看完書信,沉吟片刻,第一個問題竟是:「范大將軍在信中並未提及鄭宸,看來,鄭宸並未逃去邊軍。」
王瑾和鄭宸相伴長大,對鄭宸十分了解。鄭宸絕不甘心籍籍無名潛藏,遲早會鬧出動靜來。
原本他暗中猜測,鄭宸最大的可能就是逃去邊關,投靠范大將軍。甚至蠱惑范大將軍起兵謀反。
現在從這封信看來,鄭宸根本沒去邊軍。
那鄭宸逃去了何處?
姜韶華目光微涼,冷然道:「朕已派人去滎陽郡那邊尋鄭宸蹤跡。」
滎陽郡是鄭家祖籍,鄭氏在滎陽郡家大業大,就是土皇帝。鄭宸或許就藏在滎陽郡某一處。
其實,讓刑部下通緝令,讓各地衙門大張旗鼓地尋人,才是最佳的辦法。不過,這麼一來,鄭家的遮羞布也就被徹底撕下了。
姜韶華要穩住鄭太皇太后,在此事上就得適當讓步。
王瑾知道其中關竅,並不多嘴,想了想說道:「想尋到鄭宸下落,還是得從鄭家入手。皇上要顧全太皇太后體面,不便逼迫鄭家。臣願為皇上分憂,去一趟鄭家,向安國公陳述其中利害。」
鄭宸倉促逃走,隨他一同逃竄出京城的,只有當日在宮中的彭四海等五個親衛。
這些親衛都是鄭家的人,還有家眷留在鄭家。說不定在潛逃路上,就會有人送信回來。
姜韶華讚許地看過來:「也好,有勞王中書跑一趟鄭府。」
王瑾身為天子近臣王丞相繼承人,去給鄭家施加一些壓力,確實合適。
王瑾正色領命。
陳舍人肩上陡然感受到了沉沉壓力。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