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官員們頭皮一緊,各自肅容應了。
事實上,有天子耳目湯有銀在,他們就是想做手腳,也沒什麼機會。更不用說,現在還多了幾個女進士,她們初進官場,個個對女帝陛下感恩戴德,正是卯足了勁頭想表現的時候。
他們當差行事確實得格外仔細,一個不慎就要給後來人挪位置了。
紀尚書直接住進了官衙里。戶部一眾官員們有學有樣,也紛紛住在官衙,白日忙碌,晚上落衙後繼續忙碌,忙得燈火通明人仰馬翻。
戶部衙門這麼大的動靜,隔壁的吏部自然都看在眼裡。
「尚書大人,」張尚書的心腹周郎中小心翼翼地進言:「皇上對豫州一事十分上心,吏部選官,是不是也要謹慎些?」
所謂謹慎,就是選官時手別伸得太長了。吏部候選的官員們想補實缺,花個幾萬銀子是常事。如此一來,家境平平的,便是考中了進士,在跑官這一環節也得苦苦等待合適的機會。便是得了實差,也多是被打發到偏遠貧窮的縣衙去。
豫州原來還不錯,經過這場戰亂,也就不是什麼好地界了。吏部放出風聲要選官,這兩日往張府走動的都沒幾個。
這趟差事,沒什麼油水,還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心力。更可氣的是,隔壁戶部紀尚書拼命內卷,使得張尚書頗有些被動。
張尚書心情不佳,瞪了下屬一眼:「本尚書什麼時候辦差不謹慎了?就照著朝廷的要求,從候官缺的人里選壯年得用的。已經過了三天,還有七天時間,就得將名單呈上去。還愣著做什麼?還不立刻去辦差!」
最後一句,夾雜著怒火噴薄而來。
周郎中唯唯諾諾地應聲而退,出了籤押房後,用袖子抹了一把額頭。心想自家尚書大人在朝堂上日子不好過,一肚子邪火悶氣都撒到他們頭上來了。
張尚書以前頭頂上只有一個王丞相。且王丞相對他處處倚重,他一直自詡是丞相黨的第二順位掌權人。
沒曾想,一場宮變後,大梁朝堂天翻地覆。女帝陛下登基,王瑾成了丞相黨的魁首。
官位高資歷老的張尚書,不甘心聽一個黃口小兒的吩咐差遣,索性自立門戶,丞相黨一分為二。
張尚書拉攏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丞相黨官員,大多是中低等的官員。原本以為能有一番作為,再不濟也能來個三足鼎立。事實卻是,結黨營私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能耐。
將近一年下來,不但沒形成真正的「尚書黨」,還有不少牆頭草投向了女帝陛下。張尚書處處吃憋受氣。
女帝陛下著意抬舉禮部董尚書,兵部丁尚書刑部楊尚書都是女帝陛下一手提攜任用起來的,紀尚書也被拿捏得服服帖帖。除了一個低頭不吭聲的周尚書,張尚書就是朝堂里最大的刺頭。
女帝陛下可不是好捏的軟柿子,打壓起吏部來從不手軟。在朝會上也不給張尚書臉面,時不時地呵斥或數落幾句。<="<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