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6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也是張尚書不甘不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個五品的王府長史,放在以前,只有低頭巴結討好朝堂六部尚書的份。現在倒是一躍而起,躍到了他們的頭頂。這在官場上,何止是連升幾級,簡直就是平步青雲。

別人服不服的不知道,反正張尚書心裡不服氣。

陳長史不知道張尚書在想什麼,就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他仔細地看了名單,心中便有數了,將名單又給了王瑾:「王中書令也看看。」

王瑾應一聲,接了名單,看完後直截了當地說道:「名單上一共有五十三人,別人都還算妥當,有兩人不合適。」

「卓躍是舉人出身,做過幾任縣令。現在去豫州,補做郡守。這不合規矩。要麼換人,要麼降至縣令。」

「還有這個沈知,原本在任上犯過錯,被罷免了官職。也不該在名單之列。」

不愧是王丞相的愛子,對原本的丞相黨官員如數家珍。

卓某和沈某投靠張尚書,自然都是為了功名利祿前程。豫州不是什麼好地方,對他們來說卻也足夠好了。

張尚書也不是好惹的,張口便應了回去:「皇上用人不拘一格,南陽郡有一位蔡縣令,不過是秀才出身,照樣做了縣令。後來才考了舉人。還有平州的盧刺史,原本是罪臣,按著朝堂規矩,永不該再起用。當年皇上還是郡主的時候,一力推舉盧琮,盧琮先做郡守,後來做刺史。短短几年,便將平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臣選人的時候,便也有學有樣,膽子大了些。」

「如果皇上堅持不允,臣回去再換兩個合適的人選就是。」

陳長史面色不愉。

王瑾皺了眉頭。

張尚書是有備而來。這兩個人選,就是比照著蔡縣令和盧刺史選出來的。皇上不同意,那請問蔡縣令和盧刺史為什麼可以破例?就這麼同意了,豈不是讓張尚書昂首挺胸揚眉吐氣了?

姜韶華挑了挑眉,忽然笑了起來:「朕用人確實不講究這些。」

「只要有真才實學,能做好差事,舉人和進士都無妨,罪臣也能將功補過。就按著張尚書的意思,將這兩人都列在名單里。」

張尚書眉頭動了一動,嘴角揚了一揚,拱手應道:「臣遵旨。」

姜韶華淡淡笑道:「不過,有件事朕也得說在先。」

「當年朕還是南陽郡主,敢破格任用蔡縣令,也敢推舉盧刺史。他們兩個都爭氣,差事當得好,給朕爭了臉面。」

「卓郡守和沈縣令,要是在任上出了差錯,朕不但要重懲他們,還要追究張尚書識人不明之過。」

到了這一步,張尚書退不得,也不能退,挺胸應道:「臣對他們有信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