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兒逼到這份上,明樑帝尤嫌不足,意味深長道:「你手下那個朵顏將軍,朕聽說,是個極能幹的。」
長公主驟然變色,白著臉磕頭求道:「父王,朵顏將軍已被貶去黑吉遼州,戍邊凍土,邊防要務重責在身,不可擅離。」
明樑帝卻拊掌大笑:「巾幗將軍,守衛邊疆,如此能幹,刺殺反賊定然不在話下!既有這般適宜人選,父王就穩坐宮中,靜候我兒佳音!」
長公主心灰意冷,趴在地上,一時竟起不來身。
明樑帝面色一沉:「怎麼,我兒是要抗旨?」
「兒臣,」依然伏地的長公主閉上眼,「接旨。」
一箭雙鵰,女兒手下最得力的將軍馬上就要死在天疏閣手裡,明樑帝心下大爽,掃視群臣,又拿捏著問道:「魏愛卿與長公主都為朕分了憂了,你們呢?」
得了魏慈庵的靈感,此時有官員趕忙獻計道:「聖上,那反賊妖言惑眾,還在各大城池張貼,才騙得許多民望,各級地方官員理應為聖上分憂,將聖上的妙語聖訓傳播各地!而且,各級地方官員該派人深入民間,揭露那反賊蠱惑民心的真面目,將反賊與天疏閣的醜惡嘴臉,全都給愚民百姓們說個清楚明白,屆時,不必聖上動手,愚民自會將那反賊棄之敝履!」
這話說白了,就是讓各地官員都派人四處抹黑裴牧雲和天疏閣。
「好!」明樑帝滿意點頭,「立刻傳旨下去,就這麼辦!還有,再寫封信去儒門,讓他們立刻想辦法除掉天疏閣!他們要是不動手不獻策,往後,凡是儒門的儒修,都別想入朝!」
禁止儒門的儒修入朝為官,這和強令長公主派朵顏將軍去送死一樣,也是精準拿住了儒門命門,百官許久沒見明樑帝如此發威,越想越心驚肉跳,趕緊跪下來山呼萬歲:「聖上英明神武,臣等有愧天恩!」
明樑帝冷笑一聲,站起來一甩袖,回後宮去了。
百官紛紛退朝,無人敢與長公主搭話。
長公主李綺羅蒼白著臉離了宮,打馬回到東宮,她精於騎射,下馬向來不愛人扶,可今日若不是有侍人殷勤扶著,失魂中險些踏了個空。
東宮本是太子居所,太子與長公主這對雙生兄妹感情甚篤,兄妹倆十三歲時,皇后身故,明樑帝立刻就把太子支出去獨住東宮,太子請求讓妹妹與自己同住,兄妹亦是男女大防,這個請求無論如何都於禮不合,明樑帝卻正好眼不見為淨,一口答應。
兄妹倆在東宮相伴長大,都頗具賢名,太子亡故後,長公主成了百官眼中的儲君人選,明樑帝不願她繼續在東宮住著,卻更不願百官提無儲之事,乾脆使出一個拖字訣,不給長公主議親,也不提讓長公主搬出東宮,表面上看是沒有排除長公主繼位的可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明樑帝就是拿長公主做擋箭牌,一心等待立幼子為儲的時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