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江山爭霸,變數之大,謀士軍師尚難料中,他一介南嶺土人更難料中天機,青雁公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在戰亂中保住那陌村,即使保不住村,也要保住村里人。
他更沒想到,當晚就被天疏閣找上了門。可嘆那陌小小村落,亂世之中只求自保,奈何紙書之外、現世之中,哪有能不問世事的避世桃花源?
「青雁公,天疏閣派法士來,會不會是為了黃家的……」一個憂心忡忡的發問打斷了眾人愁思。
聽了這話,老人們皆厲目沉面,被火塘烤暖的屋內都為之一寒。青雁公眸中甚至透出了幾分狠絕。巡邏後生似乎想說什麼,想想終未發言。
青雁公換息穩了穩心神,他舒展面容,沉穩地主持大局道:「來者是客。既然來了,就見一見,我們土人是好客的。看看天疏閣的客人們怎麼說、怎麼做。」
老人們互相看看,表達了同意。
片刻後,去而復返的巡邏後生領進來三位法士。
抬眼一看,老人們面露驚訝,青雁公也不例外。
打頭的兩位年輕法士恍若不覺,他們眉目相似,似是血緣兄姊,兩人齊齊一笑行了禮,既大方又親昵道:「天疏閣法士黃文君、黃文樂,見過那陌村前輩,幾位達公好、達姥好。」
黃姓和名中「文」字證實了老人們的猜測,這兩位法士竟真是嶺南黃家主脈的年輕後生。老人們凝神細看,他二人是天疏閣法士的標準打扮,但內行看得懂門道,身上一些機巧證實了他們的[用蠱人]身份。
世人談蠱色變,其實用蠱一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原就有史書記載,東南地區也實錄頗多,流傳到後來卻讓西南獨攬了風頭,東南中原都名聲不顯甚至不為人知,倒也是一樁怪事。
蠱畢竟是毒,用蠱大家各有約束,卻防不住有心害人之輩,是以,用蠱人遭同村輕賤甚至冤殺的記錄也不少見。東南總體風氣開闊,卻也要看當地實情,論及嶺南,用蠱大家雖不大張旗鼓,卻也從不遮遮掩掩。
這兩位年輕法士出身的黃家,就是嶺南首屈一指的用蠱大家。
那陌村村民以黃儂覃三姓為多,其中的黃姓就與嶺南黃家的分支,關係不能算近卻絕對不遠,尤其在用蠱一道上,可謂是同族同家同師同門。
既然是黃家的用蠱人,那自然不能算是外客,老人們的面色都慈祥起來,心裡也確實都鬆了口氣,既然天疏閣有了嶺南黃家主脈的用蠱人,就不可能再盯上黃家支脈手裡這點東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