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奇怪為什麼這麼重要的遺稿竟然不是主要展物,而是擺在進場展覽,親眼見到星歸道長的遺作還是令人萬分激動,梁不准和祝知音趁排隊時選好角度拿出新型水鏡捲軸分別與設計稿合影留念。
然而,進場後的兩人迅速發生了分歧,梁不准更感興趣機術,但祝知音更感興趣雲之南風光與傳統文化展區的古琴分區,兩人以石頭剪刀布一決勝負,再到三盤兩勝,再到五盤三勝,最後還是由祝知音獲得了勝利,拖著興趣缺缺的梁不準直奔古琴分區。
梁不准抱怨道:「你就是想去見顧青法士,小心人家讓安保抓你。」
祝知音嘴硬:「瞎說!我就是去看看古琴!」
梁不准一個白眼,古琴分區最大的噱頭就是名琴焦尾,還說不是奔著人去的。
猶記得京城會師後,祝知音一聽說古琴焦尾也在他們軍中,立刻就來了精神,他覺得千古名琴能挽救他的琴技,或許一直以來都不是他人的問題而是琴的問題,所以拖著梁不准在京城上躥下跳到處找顧青法士,就想彈一彈顧青這把焦尾名琴,還真被他們找著了,但顧青法士是聽說過「知音道長」的傳說的,一聽他們自報家門臉都綠了,嚴詞拒絕,跟在顧青法士身邊的那位立刻如奉聖令地把他們攆走了。
沒想到一進傳統文化展區,他們就發現不知道什麼人把祝知音的小畫像貼得到處都是,那小畫像畫得像得跟照鏡子似的,還配上了「所有琴修注意警惕!」「嚴防死守知音道長!」等標語。
古琴分區門口更誇張,甚至立上了知音道長的等身警告牌,他們走到門口時,甚至有一些江南琴修自發集結守護,用冷若冰霜的目光警惕著任何長得像祝知音的人。
梁不准和祝知音都有些不敢往裡走,他們哪裡知道,這些畫像都是「跟在顧青法士身邊」那位花了重金向曾經的好兄弟求來的,國畫大師兼文創小商品大師收了重金做出來的,那能不像嗎?
「來了!來了!」「在那呢!」「我也看到了!」「大家抄傢伙上啊!」「保護古琴分區!我輩義不容辭!」
一陣雞飛狗跳,梁不准和祝知音拼命逃出傳統文化展區,面面相覷,祝知音一聲嘆息,只能抬步跟著喜滋滋的梁不准往機術展區走。
但剛走進機術展區,祝知音就把唯一希望覆滅的遺憾丟到了腦後,眼前的一切都太震撼了。
一位不幸傷殘了的退伍戰士正在為大家演示自己的機械腿和配套的機術外骨骼,機械腿替代了他失去的左腿,配套的下肢機術外骨骼既是機械腿的動力又起到減輕右腿承重做平衡的作用,他完全可以通過操縱機術外骨骼獨立行走起坐,他是這套設備受益的第一批配合實驗者。
負責主要機術設計的機術師在一旁講解,她說她做出這套設備的靈感來源是戰爭中,因為她曾經建造在秦淮河畔的美人舞俑中暗藏玄機,她在攻城戰中與白牡丹合作,白牡丹潛入舞俑中,切換靈植狀態,用長滿白牡丹的綠色枝條纏繞舞俑全身,拔出後背暗藏的長劍,將敵軍一網打盡。
安靜聆聽講解的觀眾們發出恍然大悟的陣陣驚嘆,原來就是這位大師,原來是那位白牡丹劍修,原來是那場著名的奪城戰!
這套設備如果能夠量產,真不知能夠造福多少殘障人士!梁不准和祝知音大開腦洞聊得興致勃勃,祝知音忽然後背一寒,還以為又有琴修發現他了,轉頭看才發現是路過了以為佛魔之氣摻雜的紅裙女子,她正拉著一位身穿法士袍的女子興奮地快步走,口裡說道:「法士姐姐,咱們先去看機術飛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