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想了想,阮星回最終還是將學校可容納的學生人數上限設置在了300人上。

按照原計劃,新招收的班級人數劃定為30人,預計7個班級,依舊是進行摸底考試後按進度分班,針對性教學。

阮星回發現,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學生之間差距較大的情況下非常有效。

同一個教室里的學生學習進度相差不遠,那麼老師就可以根據他們的進度微調學習節奏,從而達到追趕前方目標的目的。

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原本與正常入學學生拉開了足足一學期差距的三個班級,在這個學期已經全部追平了普通學校的進度。

而已經學習了一學年的兩個班級,則是開始向著進度超前的目標前進。

不過當阮星回和阮父溝通過阮梅見的學習進度問題以後,也在其他學生們身上觀察了一段時間。

超前的進度對於不同年齡的學生們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

復學時候年紀已經稍大的學生們更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追上同齡人的成績,而不只是與初一的學生比。

他們的起步時間較晚,留給他們追趕的時間實在不多。

而對於那些學期結束才剛剛十三歲的學生來說,過於超進度的學習並非必要。

所以,阮星回預備在下個學期,將原本的52名學生重新分班。

年齡在13到14歲之間的學生並為一個班級,並且實行統一的教學進度表。

一段時間內需要學習的知識少了,學生們的空閒時間就多了,該如何消耗呢?

阮星回和阮父商討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為學生們提供學科興趣課。

這有點類似於奧賽班一樣的存在,但並不僅限於數學物理等科目。

學生們每天下午的最後一節正課,在調整後會改為興趣課。

興趣課時間,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去聽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還是留在教室里自習。

但無論學生們上不上興趣課,正課中的相關課程依舊是必須認真學習的。

這樣一來,考試科目上的學習進度並不超前,不會過分壓榨學生們的時間和對學習的興趣,又能夠讓學生們自由選擇發展的方向。

無論是對他們的未來選科,還是選擇職業發展方向,都是有利的。

也因此,阮梅見已經預定加入了興趣課旁聽小組。

想著她的進度確實進步很快,阮星回就沒有再阻攔。

反正高中之前跳級是肯定不許她跳的,就算她十歲發表個SCI論文出來,她也不會讓她跳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