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將路子晨和三位老師都帶到了自己的教練辦公室,短跑隊教練給幾人都遞上了一杯熱水以後,這才徐徐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首要目的,肯定是想要親自帶路子晨這個運動員的。

他實在是眼饞路子晨的天賦。

但是略微提了幾句之後發現幾人都不是很感冒的樣子,他也就轉了話頭。

表示,如果路子晨願意的話,可以將自己的運動員資格掛在省隊名下。

這個時候的運動員一般只有兩種職業模式。

一種是加入省隊,代表自己所屬的省隊參加比賽,也算得上是體制中了,吃得是國家飯。

另一種則是加入一些私人俱樂部一樣的存在,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雖然沒有了編制,但是工資待遇之類的肯定要比他們在省隊內更好一些,。

但是省隊也有俱樂部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入選國家隊的資格。

國家隊的招募一般都是在各省省隊之中選拔人才,每逢重要賽事之前進行選拔調集,代表國家參賽,賽事結束後運動員依舊歸屬各自省隊。

相比於俱樂部成員,各省省隊中的運動員們獲得國家隊名額的機會更大一些。

或者說,同等條件下,優先體制內的人。

畢竟也算得上是自己人了,肯定多多少少是有點優待的。

綜合算下來,其實兩邊的待遇相差不大,選擇哪一方主要還是要看運動員自己的選擇。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選擇先去俱樂部打名聲,賺錢,然後再轉進省隊攀登事業高峰,與之相反也不算少。

左右都是一種選擇。

不過像是路子晨這樣的少年英才,他們作為第一個發現了人才的省隊,自然還是想要留在自己隊裡的。

畢竟,發掘好苗子對於省隊來說也是工作內容中的一項。

一個成績突出的新晉運動員記在省隊名下,光是路子晨這一個,都足夠他們T省短跑隊今年的KPI了!

這麼好的人才,自然是誰也不想放過。

體育組長對於這個情況也算是有些預料。

畢竟是自家徒弟,出發之前他肯定是要調查清楚,努力給孩子多爭取一點優勢的。

路子晨的成績他知道,進步速度他更是一清二楚。

雖然身處體制內免不了競爭,但如果路子晨並不與他們共同訓練的話,這些競爭所造成的影響就不大了。

賽事的名額需要用成績去爭取,路子晨最不缺的就是這個。

而身處省隊,以後往國家隊發展也更容易,這也是他比較看重的一點。

畢竟走到了那一步,只要不胡來,路子晨的生活上怎麼也不會有錢不夠用的時候,所要追求的也就是行業內的至高榮譽了。

帶了一年的娃,他對路子晨也算是比較了解。

這孩子選擇走體育這條路,一方面是因為確實喜歡也有天賦,另一方面就是想著出人頭地。

有什麼比拿世界冠軍更好的證明自己的方式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