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再加上除了上課他們還會有其他的工作要處理,一來二去的積分量也就只剩下那麼多了。

星空大學校區內預計可以容納20萬人,假設其中一萬人為教職工,剩下19萬人都是學生的話,每天就能夠給她提供將近600萬的積分。

一年下來,那就是二十億。

這個數字,讓阮星回終於看到了阮母病情被治療康復的曙光。

漸凍症治療技術在系統里的標價為200億,是一個十足的天文數字。

但是一年二十億的積分收入,即便是每年攢一半用一半,二十年的時間也肯定可以攢夠了。

阮母今年五十多,二十年後七十多,在這個時代其實並不算特別大的年紀。

當然,她也有可能提前攢夠積分。

畢竟從系統綁定到現在,幾乎阮星回定下的每一個發展計劃,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之喜而提前完成。

誰又知道這二十年之間會發生什麼呢?

城市輕軌的事情很快就送上了祝駿的案頭。

按理說祝駿只是個教育廳廳長,應該是管不到城市規劃和道路交通建設方面的事務的。

但是就在前段時間,祝駿升職了。

從原本的教育廳廳長位置,升任了副省長,分管教育以及公共設施方面工作,並且還保留了原本的教育廳廳長職位。

也就是說,現在這件事涉及的兩個方面,直屬領導都是他。

他心裡其實也很清楚,自己這份升職原本並不在上面和他自己的職業規劃中。

但是因為有阮星回和星空學院這個橫空出世的存在,他又和阮星回這一方關係還算不錯,為了方便以後的工作交接,才有了這麼一出。

畢竟手握了那麼多先進資料的阮星回,一看就是會在未來建立起大學甚至更高等級學府的模樣。

這樣一來大興土木、建設基礎設施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把祝駿安置在這樣的位置上,也方便他大開綠燈。

畢竟,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有選擇的情況下,當然是要選擇已經知情了的人來做這些不能明著出面的事情。

當然,因為這件事情,祝駿的職業生涯會被耽誤一段時間,但同樣的這份耽誤也會給祝駿未來的升職路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加速。

畢竟星空學院未來可期,那麼一手扶助了它的祝駿,乃至師友逸和小耿他們,都會因此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順。

一個桃李滿天下的學校和校長,身後聚集的隱形助力從來都是不可小覷的。

和一所大學的校區建設一樣,城市輕軌的建設也需要不短的時間。

即便是素來有著基建狂魔稱號的他們,想要修築起來這麼長的一段軌道,怎麼也得兩三年。

而星空大學的校區基礎建設差不多也是要兩三年。

當然,這個兩三年並不是說在兩三年之後學校就可以開始招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