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畢竟這些病人大多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家庭形成拖累,經濟狀況都不是特別良好。

甚至病情最嚴重的那個,硬是已經拖沒了家裡的房,病程,也即將步入晚期。

他和他的家屬是最積極參與實驗的一組。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了。

按照患者的病情發展速度來看,最快三個月的時間,他就要徹底淪為不能與外界交流的植物人。

到那個時候,即便是想要和家人進行眼神溝通,都是一個難題。

這就像是把人關進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小黑屋裡,喪失了對外界的一切觀感以後,人還會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窒息,然後在痛苦中死去。

那樣的經歷,任何一個人都不願意接受。

所以,在被聯繫上之後,他們認真確認過並不是騙局或者整蠱之後,很是痛快地簽下了同意書。

家裡條件差,已經無力支撐他的醫藥費,更別說住院治療了。

參與實驗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不需要花錢,甚至萬一……有個萬一的話,還會有一筆賠償金。

能讓這個已經只能蝸居在兩室出租屋裡的一家五口,未來過的好過一點。

再說了,要是成功了呢?!

他可才三十出頭!

正是壯年呢!

在病情發展到無法獨立行動之前,他可是一家公司的小高層,月薪四萬。

他們也不是什麼高新產業,即便是離開了職場兩年的時間,他的能力也不會完全退化。

只要能治好這個癟犢子病,養活整個家,一點問題都沒有!

要知道,在他生病之前,他可是獨立掙下了一份家業,在省會買了一套四室兩廳的房子,雖說背了一半的房貸,但也算得上是未來可期。

如果不是為了給他治病,他們一家也不會落得現在這個樣子。

當志願者的感受比他們想像中的要好上一些。

單人專屬病房,貼心的醫護照顧,還有完全不需要操心的生活。

如果不是家裡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和一個老人需要照顧,他們或許會覺得哪怕晚一點接受手術,能多一分成功的把握,也是好的。

但是他們不能。

於是,他們在經過醫生的詳細講解後,簽下了第一份術前須知。

.

手術室門口的提示燈亮了起來。

病床早已經被推進了手術室,門外的人只能焦急地等待著裡面傳來的消息。

家裡的孩子和老人都來了。

這樣關鍵的時刻,總是要讓親人陪上一程的。

他們夫妻兩個沒有什麼親戚,也就只有兩個孩子和孩子奶奶這三個親人了。

無論手術成功還是失敗,總是……要讓他們再見上一面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