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奈何論文原文就是中文,能夠獨立通讀下來的人實在是沒有幾個。

光是翻譯都用了兩三天的時間,更別說是研究了。

就在這個過程中,星空醫院的名聲也逐漸響亮了起來。

現在已經是術後的第三個月,第一批的十個志願者有三個都已經出院了,還有兩個正在等醫生的最終確認,沒有別的問題的話,這周也能辦理出院手續。

消息傳開後,他們的信息也有一小部分被暴露在了網上。

倒不是醫院這邊出了紕漏。

而是患者住處附近的鄰居們,有一部分人知道他們是去治病了,再聯想到網上的消息,這才把二者關聯起來。

倒是醫院這邊,最近也開始有人試圖混進10樓打聽消息,但因為輿論問題,10樓已經是無權限人士不能進入的地方,所以才沒有讓他們得逞。

這些事情都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阮星回不太關注。

她現在更關心的,是第二批臨床試驗志願者的招募報名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

按照規定,一項新的技術或者藥品正式推廣實行之前,最低也要進行三輪臨床試驗。

並且這三輪實驗的志願者數量也會一次比一次多,對於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體條件等問題都有一定的要求,儘量在推廣之前將技術應用在各種方向上是否有弊端都試出來,以保證更多人的安全。

所以,第二批的志願者招募人數提升到了100人,目標群體港式男女老幼青壯年樣樣齊全。

阮星回依舊沒有讓阮母參與實驗。

即便她已經在新聞上得知了這個消息。

但是她向阮母保證,第三輪臨床試驗的時候,她也會成為其中的一員。

對於系統出品的可靠性他們都心知肚明,阮星回也不願意過分違逆老人家的心思,總歸實驗進行到了第三輪,安全性已經可靠很多,她也能放心。

不過在那之前,阮星回也不是什麼事都不用做的。

技術說明的發布會、學校新一年的招生計劃、醫院的擴容需求……

這些都是現在擺在阮星回案頭的事情。

技術發布會還好說,準備個場地和人手,讓他們自己聊去就行。

但是學校的招生計劃和醫院擴容,就需要阮星回來拍板了。

今年已經是星空大學對外招生的第四年,第一屆學生開學以後就會升入大四。

也就是說,除醫學院以外,剩下的學生們都將在明年畢業,無論是升學還是步入社會,都將會是他們人生的重要轉折。

而星空大學的學生數量,也將在開學後接近頂峰。

由於醫學院的部分專業本科需要學習五年,所以在下一年,星空大學的學生數量才會真正達到最高點。

招生總數乃至各個學院的招生數量都是按照年份來的,很快就能確定好。

但是今年,老師們對於各個專業的招生人數卻產生了分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