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長期宅在宿舍和圖書館的學生們自然很難見到常年蹲在底下實驗室裡面的魯信。

魯信已經很少會在白天離開實驗室了,大多數都是因為出門吃飯或者給老師們送資料、出去申請材料之類的原因。

不過他今天心情很好,因為這一次,他要跟著顧成風一起去首都參加一次學術講座。

講座的主講人就是顧成風,魯信作為目前為止他唯一看上的學生,自然是要跟著去幫忙的。

像他這樣接到「出差」通知的學生不止他一個,星空大學裡的許多學生都發現,自己專業里的知名學神們竟然捨得從實驗室/圖書館裡出來了。

這也是會議安排中的一環。

星空學院走上台前,很多事情不需要繼續遮掩,那麼就有一些技術可以公開了。

之前保密是為了避免學校和學生陷入危險,但是現在大家都已經安全了,就不需要再顧忌這一點。

技術的公開對學校里的師生們也是有好處的,至少有的東西他們可以分擔出去,節省一部分的工作量。

即便是四年過去,能夠參與到實驗中的學生數量也才只有六千出頭,而新一批的學生還在等待高考。

老師們對於這種不影響研究進度,並且可以減少大家工作量的事情樂見其成。

這也是魯信他們這批學生,第一次跟著老師們外出,見識外面的世界,和學界大佬們進行交流溝通。

師生們忙碌著自己的工作,阮星回也沒有放鬆的時候。

她正在整理海外招生的計劃書和要求。

海外學生背景和來歷都比較複雜,其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無法完全確定。

但是星空學院要走上世界舞台的話,對外招生就是必要的一步。

學生背景複雜,可以提高基礎門檻,以降低符合條件的學生數量,從而降低背景調查的難度。

心思難辨,那就對核心機密項目進行保密,即便是水平足夠,也不允許他們參與這一部分的項目和實驗。

至於如果他們真心實意地想要學到最頂尖的技術,那就要看他們的具體表現了。

即便是對他們有所保留,星空大學裡的知識也比他們能在別的學校里學到的天花板更高一層,總歸是不會讓他們虧太多。

阮星回在寫這份計劃書的時候精神恍惚了一下。

她突然想起來,三四百年前,好像先輩們也是這樣,背負著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前往一個未知的國度,去尋求更好的救國之路。

時間,讓彼此的立場發生了一次倒轉。

可真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阮星回搖了搖頭,頓住的筆尖重新動了起來,繼續寫計劃書。

兩天後,海內外都在關注的星空大學官網,終於掛出了記者會上承諾的對外招生須知。

公告剛一發出來,就有蹲守的學生發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