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裡是一萬個不願意。
父皇的大位不是皇爺爺手裡承襲來的,據說當年五藩之亂,殺得金陵血流成河,父皇就藩蜀地,一開始是沒有與之相爭的野心的,然一日日瞧著局勢越來越不妙,自己早晚得捲入這場奪位之爭,被手下一攛掇,咬牙便跟著一道反了。
父皇當是個有大運的人,儘管他不是其中最為強勁的一股力量,到最後其餘四家莽過了頭,重創了對手,自己也元氣大傷,而一向求穩且久負賢名的父皇被中立派相中,於其中脫穎而出,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
而他們一家也因為這場大運徹底改變了命運,從蜀地一個安逸逍遙的賢王成為九五至尊。
昭蘭也從蜀地的小郡主變成了大周的宣陽公主。
不過她出生那年便已經入主了金陵,因而她壓根不知蜀地是什麼樣的。
比她大的兄姐倒是在那裡出生的,不過記事的只有長兄和二兄了,後面最大的長姐那時都只有三歲,自然也不記得了。
入主了金陵後,父皇多少掌握了一些平衡朝堂勢力的帝王權術,比如說姻親。
長姐及笄後,父皇便將長姐許配給了中書令顧家的嫡長子。
又因長生侯在戰場上給他擋過箭,為了感謝救命之恩,父皇將四姐和長生侯家幼子,兩個同日出生的小兒女指腹為婚,又促成了一樁姻緣。
至於重頭戲,便是替先皇鎮守邊關,痛擊匈奴幾十載的魏家人。
自先皇時,驃騎大將軍魏疆便拖家帶口為皇爺爺守衛邊境,憑藉英勇善戰守衛大周邊境安寧良久。
驃騎大將軍故去後,便是由其子魏戍接管邊境守軍,統領邊境四十萬,不,確切來說,是四十萬魏家軍。
到了如今,魏家第三代人也已經長大成人,父皇狠狠動了心思。
四十萬大軍,擱在哪個皇帝身上都是吃不消的。
魏家有兩子一女,起先父皇想將二姐清河公主許給魏家大郎君,但誰承想婚還沒許下,人就將命折在戰場上了,白髮人送黑髮人。
想著還有魏家二郎在,只不過當時年歲還小了些,才十四,父皇便沒有那麼著急,想等著人長兩年再提,然就這一拖,拖出了問題來。
二姐不知何時同何淑妃的侄兒生了情,兩人一個要嫁,一個要娶,愛得情深意切,加上有二姐生母李賢妃和何淑妃兩家一起使力,父皇沒有法子,也做不出棒打鴛鴦的破事,這樁婚事便落下了。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父皇便看緊了三姐,生怕三姐也不聲不響給他來個駙馬。
然讓父皇料不到的事情多著呢。
三姐與那魏家二郎同歲,父皇覺得是天作之合,甚至都批好了二人的八字,正喜滋滋地擬旨,卻被三姐公然言明自己早已男寵在懷,死活都不去朔州。
三姐的性子昭蘭一直都是知道的,驕奢淫逸四個字,用在她身上最合適。
三姐是沒有任何選駙馬的動向,但入幕之賓早已如過江之鯽,父皇深知將三姐送到魏家絕對是一場浩劫,罵罵咧咧將原本的念頭打消了。
長姐出嫁,二姐也有情人終成眷屬,三姐是個浪蕩多情的性子,四姐又跟長生侯幼子指腹為婚。
結果可想而知,這樁糟心婚事便落到了家中最小的昭蘭頭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