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是我有些政見想向殿下進言,殿下才見了我。」陳知低聲道,「現下京中太子和六皇子正鬥法,是殿下成事的好時機,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馬上要秋獵了,屆時恐怕有動盪。」
今日從五皇子府回來的路上,陳知努力的將前世的事情想了一遍,可惜他從前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埋頭打理自家生意,加上祁州並非天子腳下,京中的事情幾乎也傳不到這邊來,所以他還是沒什麼很有價值的記憶,搜盡腦海也就忽然想起兩樁事。
其一是秋獵時,太子遇刺,險些喪命,這是當年他去探望姐姐陳玉蓉時,發現姐夫不在,順嘴問了問,陳玉蓉才告訴他,說京中出了這亂子,梁景舟暫時沒功夫回來。
再者,他記得今年年底,皇上會封一位道士為國師,聽說此人很精通養身煉丹之道,上一世正是因為這個道士被封了國師,所以舉國上下,道士們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遠勝過和尚,鬧得動靜不小,陳知才曉得的。
陳知琢磨著,如今他提前知曉了這兩樁事,可否能做做文章。
第134章
隔日,趙聿辭處終於傳來了消息,陳知的意見被採用了。
其實陳知也沒那麼大的本事,三言兩語就將趙聿辭給說動,事實上趙聿辭身邊也有諸多謀士提過這法子,只是他們比起陳知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來,進言時總是更委婉溫和些。
加上多少知曉皇后和趙聿辭生母高淑妃之間的恩怨,本來敢提出讓趙聿辭忍辱負重,先假意臣服於太子,這類意見的人就少,提的那些又不敢說的太銳利,這就一直不曾讓趙聿辭往這邊考慮。
畢竟誰又願意對自己的殺母仇人曲意逢迎呢。
之所以決定先扳倒太子,內里也有想為生母和外祖父一家報仇的心思。
但趙聿辭並非聽不進去話的人,仔細一番考量,現如今轉投太子陣營,無異於雪中送炭,太子的性格,必定會收下他的好意,慢慢再將他當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到底有些時候,同樣身為皇子的趙聿辭去辦事,還是要比皇后母家這大臣的身份,要好用多了。
做出了決定,趙聿辭的動作就很快。
原本此次事情會鬧起來,就是他給六皇子遞的刀子,這想從中做些什麼,稍加改變局面,自然也沒那麼難。
於是很快,從陳知以及其他五皇子的眼線等地方收集來的,有利於太子脫困的信息和證據,便都送到了蔣家如今的話事人,太子的嫡親舅父蔣善如手中。
如果不能把自己摘乾淨,那往對手身上也潑上一盆髒水,挖出對方的錯處來,一樣是可以讓自己輕鬆些的法子。
比如,六皇子的嫡妻郭氏,那可是戶部尚書的嫡女。
這戶部管錢管糧,是朝廷的錢袋子,郭尚書是六皇子的老丈人,這麼多年,乃至這次賑災銀兩撥發,未必手上乾淨。
面上是瞧不出來什麼,可這些老狐狸尾巴藏的再深,只要肯挖,還是能挖出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