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夜校女教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幾個步驟,每走一次巡迴,每換一次粗紗,每接一次紗線和做清潔工作,都必須得跟卡尺量過一樣,做到規範化。

說白了,擋車工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手腳麻利。

否則紡出來的紗結頭多,線不均勻,那就進不了甲等品頭倉了。

而原主,從她獨自上班的第一天起,手上出來的都是甲等品。

也得虧她強大的肌肉記憶,葉菁菁才能順利地把這個班給上下。

一上午的時間,她感覺耳朵都要聾了,那個機器的轟隆聲,簡直堪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她的兩條腿,也沉重地像灌了鉛一樣。

真的,整整幾個小時,她不停地圍著機器轉,估計加在一起,起碼走了十里地。

這日子,當真生無可戀啊。

葉菁菁筋疲力盡,全憑本能,跟著車間工人們一道去食堂吃午飯。

其實,這時代好多職工,為了省錢養家,都是從家裡帶飯吃。

但紡織廠效益好,領導捨得在吃食上投入,食堂以物美價廉而著稱,故而絕大部分人更樂意直接吃食堂。

紡織三廠的食堂寬敞,足有一兩百平方米大,整潔明亮。左手邊一面是詩牆,算批儒評法的時代產物,上面貼的都是廠里工人寫的詩。

葉菁菁隨意瞥了一首,上面用鋼筆寫著:誰說老粗沒文化?登上講台要講話,創造歷史講歷史,天大困難餓不怕!

她樂了,不曉得這是署名的「車間老工人」原創,還是請人捉刀亦或者乾脆抄來的。

打油詩也不好寫呢,現在讓她寫,她就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葉菁菁花了一毛五分錢的菜票,要了份獅子頭荷包蛋外加青椒炒菜瓜的甲菜。

然後她又順著原主的記憶,熟門熟路地去舀了一搪瓷缸的米湯——食堂的米飯是先煮後蒸的,剩了大量的米湯,可以當成白開水,免費供應給職工喝。

米湯桶旁邊還有個體積相當的大桶,裡面裝的是免費菜湯,看不到油花,只有幾片漂浮著的空心菜葉子。

本能告訴葉菁菁要舀,但她的意志拒絕了。

她想不開咯,沒事喝洗鍋水倒自己的胃口。

結果,她端著搪瓷缸子,找同車間的年輕女工一塊兒坐時,桌上的人聞到她搪瓷缸里傳出的肉香,集體驚呆了。

其中一個扎著兩個小辮的姑娘王鳳珍,一副眼睛珠子都要瞪出來的模樣:「葉……葉菁菁,你竟然吃獅子頭?你吃肉?」

葉菁菁莫名其妙:「怎麼了?你不也打了冬瓜炒肉嗎?」

食堂吃肉不要肉票的,是每月拿糧票和錢一道換成飯菜票,因為這樣結算方便。

王鳳珍跟找不到自己舌頭似的,結結巴巴道:「可是,你不都是一直吃大菜的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