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菁菁直接跳過這茬:「主任,我們是為了下放知青來的,我們是給下放知青送福利的。」
馮主任頓時來了精神。市知青辦的工作,並不是說把知青們打包往鄉下一送就完事了,他們還要管理知青的生活、學習和勞動。遠的地方,隔上一段時間要派人過去問問,關心大家的狀況。近的地方更是要不斷派出慰問團,把黨的溫暖送到知青心坎里。
所以葉菁菁一說給知青送福利,馮主任立刻關心地問:「你們紡織廠是有瑕疵布嗎?下放知青生活不容易啊,跟你們在城裡相比,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
葉菁菁搖頭,認真道:「我們送的不是物質福利,是精神福利,是鼓勵大家奮發圖強,為國家而奮鬥。」
馮主任都聽不下去了,喊口號,他比這些年輕人都在行。
誰要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來點實在的。
葉菁菁在馮主任撇嘴之前,趕緊點明要義:「是高考複習資料。現在全國的青年都在認真備考,響應中央號召,準備接受國家挑選。但我們聽說,因為他們插隊的地方偏遠、條件艱苦,所以找不到學習資料,想要響應號召都找不到門路。」
薛琴已經跟葉菁菁搭檔出經驗來了,立刻接過話茬:「我們紡織三廠工人夜校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我們的工人同志們都非常著急。
大家紛紛表示,不能光我們在城裡享受著優越的條件,而不管在農村地區同樣為國家奮鬥的下放知青們。
所以我們開了大會,大家一致決定,要給下放知青們也提供學習資料。大家一起努力,接受國家的挑選。」
馮主任的臉色可算是好看些了。
他開口詢問:「那你們準備送多少套資料?我們西津下方的至今可不少,現在光是新疆就有一萬多人,還有內蒙、寧夏、東北、雲南,加在一起有好幾萬人。除此之外,省內跟周邊省份的更多。目前我們有20多萬執勤在農村呢。差不多一半省內,一半省外。」
他還怪體貼的,「西津附近的,讓他們自己買吧。偏遠的,買不到學習資料的地方,你們再贈送,這樣也好給你們減輕負擔。」
領導這麼說,真不是厚顏無恥。
而是這個時代,大家不講經濟效益,起碼不把經濟效益掛在嘴上。大傢伙兒都關注的,是社會效益。
比如說七十年代中期出版的《青年自學叢書》,就有好多是免費贈送給下放知青自學用的。
那會兒他們的工作目標是,每一個知青安置點,都要有一間圖書室,書放在圖書室里,每一個知青和社員都可以去學習。
但是——
葉菁菁和薛琴怎麼可能同意呢?
贈送可以,那應該是政府買單,而不是由他們小小的工人夜校,來承擔這麼巨大的支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