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1978年,全國會日語的人,可比會英語會俄語的人少得多。
毫不誇張地說一句,除了專業人士以外,估計全國會說日語的人,加在一起,都不超過五位數。
再放到紡織行業,那更是少得可憐。
於是紡織三廠的工人夜校,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被凸顯出來了。
上面領導聽說這幫年輕人,已經學了半年的日語,立刻拍板,就從他們當中挑出合適的人,充實考察團。
葉菁菁當真狠狠吃了一驚。
她最初建議夜校開日語班,根本沒想到會有這茬啊。
其實她當時的想法挺簡單的,就是給紡織廠的臨時工,給廠里的回城知青多條出路。
八十年代,日企開始在大陸投資辦廠,去日本打工也是件非常時髦的來錢活。據說當時在日本工作一禮拜,就相當於在國內掙一年的工資了。
結果沒想到,八十年代還沒來,現在夜校的學員們,就因為提前學日語,得了一次別人沒有的機會。
只是葉菁菁仍然困惑:「那跟咱倆有什麼關係?是你會說日語還是我會說日語呀?」
兩人都不會。
薛琴挺高胸膛:「我是團支部書記,我當然得去,不然思想工作怎麼抓?」
葉菁菁勉為其難接受了這條解釋,黨指揮槍,應該的。
「可還是沒我的事兒啊。」
「我說有就有。」薛琴拿出了霸總的氣勢,「沒你,能有咱們工人夜校嗎?沒你,夜校會教日語嗎?你是肱股之臣,這種事情怎麼能少了你。」
葉菁菁心虛。
出國考察這種事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它的意義跟出國旅遊大差不差。
但問題在於現在是1978年啊,國家外匯儲備少得可憐的1978年。
連她這種思想境界不咋樣的人,也不是很好意思薅國家的羊毛。
「我還是算了吧,名不正言不順。」葉菁菁真誠地表達感謝,「我知道你是啥好事都忘不了我,我心裡有數。」
薛琴清了清嗓子,又摸了下鼻子,壓低嗓音道:「你放心吧,你的名字是廠長報的。你給咱們工人夜校做多大的貢獻,咱們廠里有數。」
1977年的高考,紡織三廠是正兒八經放了大衛星。
截止目前為止,包括擴招生在內,三廠總共考上了176名大中專學生,震驚了整個西津的生產單位。
誰也沒它家考得好。
尤其紡織廠女同志多,這時代也普遍認為女同志在考大學方面,是比不上男同志的。因為她們學習後勁不足。
結果紡織姑娘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證明了婦女也頂半邊天,不是空口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