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瑪麗蘇的困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路燈暖黃的光線穿過汽車擋風玻璃,打在趙金傑臉上,將他臉上因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顯露的溝壑描繪的愈發深刻。

趙金傑從後視鏡看向后座的年輕男生,貌似隨意般問道:「你父親的事有定論了嗎?」

陸誠於半年前一次以私人名義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去世。後經國際刑警及國際sts聯盟聯合調查發現,他多年來涉嫌倒賣藥物,以及利用職權為基因獵人充當保護傘等犯罪行為。

但因罪行揭露時,作為犯罪嫌疑人的陸誠已然去世,因此根據《國際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不追求其刑事責任。

后座的陸判是一個年齡不超過二十歲的年輕人,是陸誠的兒子。

但趙金傑從一開始便未簡單將他看作是一個需要照拂的晚輩。

定論?

陸判抬眸,在中央後視鏡中對上趙金傑的眼睛,「不需要有定論,死亡是他最後的結局。」

趙金傑握著方向盤的手一緊,眉頭遽然壓低。他是一個長相精悍的中年人,黑皮、寸頭,薄薄的單眼皮隨著年齡的增長多了幾分冷漠尖刻的意味。

半年前,得知陸誠死訊時,趙金傑便懷疑他的死並非偶然。他一直暗中關注國際刑警及國際sts聯盟有關這件事的調查進展,直到從線人口中得知國際sts聯盟內部、甚至連陸誠昔日的手下都將其視作叛徒,才最終將線人撤回。

趙金傑這輩子很少真正信任過誰,唯獨陸誠是個例外。

從一開始,他便不相信陸誠會充當涉黑組織甚至是某些利益集團的保護傘,懷疑他是被人栽贓陷害,甚至於他的死或許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

但從陸判口中得到有關陸誠死因直白且略嫌冷漠的回應,他仍舊不免感到有些意外。

多年來,陸誠一直執著於追查當年化學試劑泄露事故的真相,長年在外奔波,忽視家人,心理在某種程度上已趨於極端。

親情需要時間培養、維護。

陸誠既然從未將精力與心思放在兒子陸判身上,即便有血緣牽絆,陸判對他的感情也不會太過深厚。

趙金傑沒有對陸判直白且略嫌冷漠的態度作任何評價。他已經從他的回答中得出某些結論,心中的猜想被證實,對於一些細枝末節上的小事,便不再在意。

車輛駛入市中心,距離目的地只有十分鐘左右的車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