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爹他是九千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寧武帝跟著兒子吃了幾天,牛肉餅點評油大,膩了些。趙二喜立即記下,跟御膳房交代,御膳房捧著趙大公公直喊爺爺。

後來就改良太子殿下早飯。

比如聖上只嫌肉餅太油,但是肉餅的餡料聖上和太子殿下口味一致——之前太子還未冊封時,御膳房的老太監就腹語:怎麼聖上和九千歲家的小公子還能吃到一起。

後來立太子,御膳房可得意了,原來父子一脈相承,難怪了。

御膳房幾個掌事老太監一貫的油滑機敏,後來伺候聖上,太子殿下愛吃什麼,最近吃什麼多了,也會變著法琢磨給聖上做,有時候調味減輕幾分,有時候炸的要變煎的,有時候還要一反往常。

比如聖上不愛吃羊肉,但是有一段時間聖上想吃了。一打聽,果然東廠那邊做烤羊。

至於九千歲那邊更好伺候了,太子愛吃的,九千歲就沒有不愛的,像是親父子似得——這話也不能亂說。

殿下生父可是當今。

話說回來,寧武帝用完了餅,飲了半盞茶潤潤嗓子,這才起身,內侍宮婢架著龍袍、端著冕,此時上前伺候聖上穿戴朝服。

明黃色的圓領廣袖龍袍,十二章紋團龍袞服,腰間系紅藍玉石鑲嵌的腰帶,頭戴二龍戲珠善翼冠。

一切穿戴妥,離早朝還有半柱香時間。

趙二喜傳話聖上起駕。

寧武帝上了轎攆,往左殿宣政殿去,天還是黑的。而太極宮門口,寅時時左掖門朝臣大人們已經列隊過了金吾衛搜身檢查,手持笏板,浩浩蕩蕩往宣政殿前列隊等候。

鼓鳴三聲,聖上駕到,百官列隊整齊,行跪拜大禮迎聖上。

寧武帝端坐龍椅之上,大內總管趙二喜趙公公喊:眾臣早朝,有本啟奏。

之後就是大臣手持笏板上奏摺了。

早朝時間大半,外頭天大亮,早朝無事可奏,就在趙大總管喊退朝時,百官列隊中間站著的監察院聶文手持笏板上前。

「啟稟聖上,臣有本要奏。」

寧武帝一看,抬手。內侍上前取了聶大人奏摺奉送聖上過目。地上跪著的聶文未起身,道:「臣要奏江南道鹽政俞洋與當地氏族東氏勾結……」

鹽政從五品官,還是地方官,官階不大,但鹽政這位置地方官沒人敢惹,就是盛都一些品階高的官對『鹽』一事,能不沾染就不沾染,更別提聶大人現在不僅參了江南道的鹽政,竟然還動了當地氏族東氏。

整個大盛出鹽的地方,設鹽官有七處,其中江南道、江西道兩處最為富饒,整個大盛中原地區百姓吃鹽都是靠兩地,江南道有三大姓氏,東氏雖然最末端——

聶文還不算傻全了,沒挑硬骨頭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