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爹他是九千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臣等不敢。」

御史台的先服,而後百官齊聲恭賀帝後,只是有人心想,許小滿做了皇后也好,進了後宮,以後就不能干政了——

下一秒,寧武帝就把這些人的嘴臉打爛了,言許小滿於國於社稷有功,封后之後入住鳳棲宮,同時繼續任職東廠督主一職,在朝堂行走,封寶親王。

這一下子,朝堂又要沸騰。

寧武帝根本不給反駁餘地,末了說:「摘星樓已經算好了黃道吉日,明年一月朕同皇后大婚,大赦天下,推恩科,張貼皇榜,曉諭大盛。」

許多福想鳳棲宮在哪?哦哦在父皇紫宸宮後頭,這麼一說,以後阿爹有自己宮室,他就能去鳳棲宮住了!

……以後許多福就知道自己想多了,皇后住鳳棲宮那就是明面上,畢竟以後皇后要接待朝臣命婦,地方大,入住正宮,這是聖上對外給皇后的尊重體面。

但實際上,許小滿一年到頭住不下一個月的鳳棲宮,寧武帝也跟著去鳳棲宮,說今日皇后翻了朕的牌子云雲。

許多福:小丑.jpg

此事已定,群臣破罐子破摔想,反正是皇帝的家事,什麼皇后寶親王,以前沒封沒抬到明面上時,當今對許小滿的寵愛還少嗎?認了認了,難不成還拿全家老少性命跟當今賭一口氣不成?

本來以為就這般散朝,誰知道周如偉捧著奏摺上前要奏。

眾臣還以為周如偉是捧當今龍屁的,但仔細一看,周如偉手裡拿著奏摺,那應當是政務了,不知道什麼——

「土地改革?!」

「土地成大盛國有,士族財閥以人頭數,土地不得超過多少畝來著?」他沒聽清。

「秀才免二十畝田稅、舉人免五十畝田稅,進士免八十畝田稅。」寒門出身的讀書人一聽這個倒是蠻高興,於他有利,若是如此推行,以後家中日漸富裕殷實。

好事情。

但是對更多人,尤其是壟斷山頭、千畝、萬畝的門閥大家族來說,此舉無異於是空手套白狼——一封聖旨,就想把他們祖祖輩輩積攢買下來的族田全都充國?!

放他娘的屁,周如偉你是不是想死。

周如偉不卑不亢還在說所奏內容,舉了例子,用黔中罪臣王家來說,王家盤踞黔中百年,最初多少田地?而後變本加厲蠶食、買賣、威逼利誘等手段侵吞了百姓良田,成為王氏族田,整個黔中王家獨大,尋常百姓分到個人都上竟是一畝兩畝薄田,全都是給王氏一族當佃農。

王氏之所以敢反,囤積百萬石糧食,足夠養多少兵馬,其中五十多萬石糧食放的發霉用不了,可見世家大族奢侈浪費,這是大盛百姓的蠹蟲,吸天下百姓血的,人人得而誅之,於國於民不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