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抱著幼子聽完後,頻頻頷首。陳素跟朝中那些大臣終究是不同的,他出身貧寒,目光也永遠望向百姓。
府學的人也看出來了,自陳素說完之後,場外不少人都變了神色。百姓的心意最好籠絡,這陳素不過三言兩語便將他們給哄了過去。黃饒頭一個不服,他跟國子監的梁子實在太大,見不得國子監出一點風頭:「說的好聽,最後不過是帶著一群乳臭未乾的小子去招搖撞騙罷了,他們能學到幾分真本事?」
宋允知忍不了了,這人根本就是胡攪蠻纏。先生態度這般好都說不通是吧,也行,那就讓他來,罵不死這個老小子,宋允知兇巴巴地質問:「黃先生看來很瞧不上年輕人?」
蕭寶玄瞬間來了精神,允哥兒來了!
黃饒咧嘴問道:「國子監農學若是真順利開設,可曾想過這些農學生日後的出路?願意務農者,家境絕不會太過優渥。他們費五六年心力學成歸來,多半不能入朝為官,只能回鄉繼續種地。五六年功夫,聰明人甚至可以考個秀才回去光宗耀祖,可跟著你等學習務農,徹底斷絕了科考的機會,將來又該如何出人頭地?」
場外百姓有些糾結,甚至認真思索自家子孫是不是真的能考中秀才了。
宋允知不怕黃饒不挑事兒,而今他挑起來,自己也就可以不講情面了。
要上升高度是吧,好啊,來啊!
「黃先生這話,恕學生不敢苟同。先生死守一句『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卻不知更有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間不止讀書一條出路,若無農戶,糧食從何而來;若無匠人,器物更不能憑空出現;若無商賈,貨物又該由誰運轉?世間各行各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你身為府學先生,豈不知各安其位,各盡其才的道理?」
黃饒還想開口,宋允知又怎會給他開口的機會,直接堵死他的後路:「看你等話里話外,終究還是瞧不起農學。農耕在你等看來是小藝,在我看來卻是大道。」
府學眾人只顧得上說一句荒唐:「道?哪裡來的道?」
宋允知扯了扯嘴角,故意膈應他們:「豈不聞道在屎溺?」
莊子不是早就說了嗎,道無處不在。
府學眾人面色奇差,這個小子學得還挺雜,都已經讀到《莊子》了,可用莊子的話來氣人就是他的不對!
宋允知學著他先生負手而立,氣勢如虹:「世間萬事萬物皆有道,庖丁解牛是道,農學亦是道,只要熟練掌握,人人皆可以悟道成聖,還分什麼高低貴賤?能分貴賤的是人心,而非道理學問。黃先生,您的孔聖之道沒學好吧?」
黃饒被這個小子給氣到不行,兩次了,他兩次折在這個嘴巴厲害的小子手上!
豈有此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