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沒看見,那兩個皇子倒是都看見了,可架不住這兩人無動於衷,在原地都沒動彈過。
宋允知皺眉走上前,將蕭寶玄扶了起來,轉身衝著他們二人道:「你們沒瞧見他摔了嗎?」
三皇子冷笑:「不過摔了一跤而已,他不會自己爬起來?」
二皇子不吱聲,但是態度跟三皇子一樣惡劣。
宋允知有點生氣:「他才三歲,你也三歲?」
三皇子嗤笑:「你倒是挺護主的。」
暗處的皇上笑意頓收,周身的氣壓都低了許多。陳素也沒想到會撞見這一幕,皇家不比尋常百姓,兄弟鬩牆乃是常有之事,但身為父親,自然不願意看到兄弟幾個生分至此,陳素理解陛下的感受。
皇上忍住了現身的衝動,若是他出面,只會激化這幾個兄弟間的矛盾。他思慮片刻,忽然問起陳素:「農學院那邊,你家小弟子近來有什麼打算沒有?」
陳素坦誠道:「聽說,這小子打算在國子監後頭種蔬菜。他想一出是一出,一貫如此跳脫。」
皇上立馬有了決斷:「那就讓幾個皇子同他一道,若有人違抗,便說這是朕的旨意。」
第44章 粗活 帶著皇子撿起馬糞
國子監門前喧鬧了一日,京城中有關國子祭酒新書的討論也是熱火朝天。
坊間傳聞,只要看了書後有所得,便能給國子監寄信。若是文章好,還可以會獲得陳大人的指點。讀書人心心念念想要一個指教的機會,為此不惜逐章逐句捧讀陳素的新書。看的人越多,討論的也就越多,更不必說還有人特意為此揣摩散文,好幾篇朗朗上口的文章流傳甚廣。
眾人看過新書之後,都被書中別開生面、暢達開明的文風所吸引,逐漸審視自己以往牽強附會的文章。駢文若想寫好,需要極深的文學功底,可尋常學子哪有這樣深厚的底蘊?強行寫來不僅失了本意,還顯得空洞乏味。不若學習散文,好歹言之有物。
新書掀起了不少學子主動寫文章的風潮,也因此,原先黃饒的新書跟陳素的書,根本沒有可比性。
建康府學幾位師生見狀也是五味雜陳,尤其是黃饒,作為率先出書者,眼見國子監如此風光他自然不服。可先前他們接二連三地落敗,叫黃饒也提不起什麼鬥志了。建康府學的人都不出頭,只他一個人搖旗吶喊也無用。
這些還只是表面,討論與效仿只能解放文風,陳素等人推崇散文,追究本源其實是想在朝中掀起改革。但立國以來,幾乎所有的變革都屢遭抵抗,步步維艱,他們想要改變時局,必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且說韓掌柜處,他這些日子默默觀察,親眼目睹了宋允知如何攪弄風雲。韓掌柜原以為上次賣話本便已是極限了,但不曾想這才多久,小神童又給他開了一回眼。
晚些時候,韓掌柜還親自跑了一趟國子監將宋允知給約了出來。他這回不是為了陳素的新書,而是為了另一件事,韓掌柜憂思甚重:「近來,京城周邊的書坊里忽然也多了許多小像,我叫人前去打探過一番,他們的小像水準不比咱們的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