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起來,這個玩偶也像允哥兒,只怕就是允哥兒身邊的人寫的吧。
興許是韓掌柜經營有方,又應許是市面上好看的話本太少,總之這本賣著賣著竟然比上一本還要受歡迎,最後連宮中的娘娘都人手一本。
謝皇后只看一眼便確定,話本定然跟宋小神童有關,晚上皇上過來時,她還拿出話本送與皇上瞧:「您瞧,這話本上陶哥兒的話,是不是跟那小神童忽悠寶玄的話差不多?」
當時寶玄也在問,海外究竟有沒有糧種,是否也有陸地?這才過了多久,便有相同內容的話本面世,說是巧合,皇后是不信的。
皇上翻開幾頁,待見到書中的陶哥兒一路飄洋過海,抵達了一處扶桑洲後,方才認真起來。據書中載,當地氣候炎熱,地勢狹長,百姓多居部落之中,有成百上千的新奇種子,其中有數樣高產種子被帶回本土,成為荒年中的救災糧,而陶哥兒也因此被封侯拜相。扶桑洲的內容刻畫得很真實,宋瑜在寫這段時,一方面參考了允哥兒在飯桌上吹牛說的話,一方面結合了自己的想像,寫得天馬行空,讓人看著覺得仿佛真存在一塊這樣的海外之地。
皇上心馳神往,儘管他知道這多半是假的,但是萬一呢?他問皇后:「梓童,咱們是否要去海外尋良種?」
皇后微頓:「萬一只是臆造的呢?海上危險,貿然出海豈不連累無辜人白白丟了性命?且這扶桑洲也不知究竟在什麼地方。古籍倒是有記載,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有人道扶桑便是倭國,但依這懷瑾先生所言,卻並非如此。這二萬餘里,何其遙遠?」
皇上嘆惋,確實,茫茫大海,出去容易,回來便難了。
夫妻倆夜話半晌,雖然說服對方打消了出海的念頭,但是睡前躺下之後,心中總還惦記此事。
萬一是真的呢?那他們豈不是錯過了。他們能錯過,百姓能錯過嗎?這可是荒年賑災的救命糧啊……
帝後輾轉反側,一夜沒能睡好。
國子監中的討論聲也不小,他們比帝後二人要激進多了,宋允知甚至聽他們說要重金僱船只出海,甚至還有人表示自己不想讀書了,現在就想出海。
結果這一想法剛喊出來,便被先生們無情鎮壓了,覺得是他們的功課不夠多,這才有心思做夢。
在北戎學生們看來,這就是一場妥妥的鬧劇。他們實在不明白,只是一個臆造的話本而已,夏國百姓怎會如此熱衷?百姓糊塗也就算了,怎麼連國子監的讀書人都念念不忘?這裡的學生可是夏國日後的中堅,就這腦子,還中堅呢,不被人騙死就已經很不錯了。
金隅生甚至公開嘲諷:「明擺著只是一場騙局,信的人多半是個傻子。」
他如此嘲諷,自然惹了不少學生不快。
有人顧忌北戎勢力,也有人覺得北戎就是狗屁,當即跟金隅生爭了起來:「若是真有,你待如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