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回同樣邀請了北戎,北戎原準備糊弄過去,得知夏國使臣規模後,才特意安排了一位王子帶隊。倒多虧了夏國示好,否則燕國可不像如今這般有面子。
阿赫瑪大汗繼續追問:「那位小神童呢?」
察必猶豫一番:「那位小公子一整晚都沒怎麼說話,看著挺乖巧可人的,但臣也沒看出他是不是真有本事。」
乞符在信中的確盛讚過這位小神童,還說夏國如今不少變化都是這位小神童引起的,燕國眾人都半信半疑,主要他們從未見過這等逆天的孩子,總覺得離譜。
這事兒略過不提,等到了第二日,察必大人依舊勤勤懇懇地領著夏國的使臣團前往武都國子監。
這就跟宋允知沒什麼意思了,主要是他先生跟禮部幾位大人的專場。他們最是熟悉國子監如何運作,也最懂兩國邦交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
等到了藏書樓之後,他先生應察必大人之邀,很有興致地在諸燕國學子面前即興講了一堂關於目錄學的課。時,劉向父子便撰有《別錄》《七略》等書,此後歷朝歷代都有此方面的研究。所以不是陳素故意吹噓,而是他們的文化實在是太豐富,隨便拿一點出來都有說不完的學問。
陳素精通周邊不少部族的語言,對於燕國這邊的官話自然也信手拈來。課上引經據典,口若懸河,聽得察必等人羨慕極了。夏國果真能人輩出,這位陳素大人更不愧是文壇的中流砥柱。
武都國子監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宋允知卻開起了小差。他注意到,來這邊聽課的學子雖然多,但是大多都不上心,瞧,門口就有一個昏昏欲睡的。
宋允知悄悄摸過去,跟門檻旁邊的一個學生坐到了一塊兒,還伸手杵了杵對方。
青年陡然驚醒,整個人跟著顫了幾下,等發現身邊不是先生而是個小孩兒時,這才鬆了一口氣。
嚇死人了,他挪了挪位置,好脾氣地讓允哥兒坐下。
宋允知路上跟著先生學了一個多月的燕國話,雖然不是很精通,但是日常交流卻沒有問題,他問對方:「堂上大人還在講課呢,你們怎麼都睡著了?」
青年擦了擦嘴邊的口水,無所謂道:「那有什麼辦法?又聽不懂。」
仗著此處人多隱晦,沒人發現,二人肆無忌憚地說著小話。
宋允知瞪大眼睛:「你們不學這些嗎?」
他覺得先生說得已經算比較淺顯了呀,平時教他寫文章的時,那才叫一個高深莫測,晦澀難懂。
青年搖了搖頭:「你不知道,我們這個國子監也是剛設不久的,不少學生都是臨時抓過來充數的。其實在此之前我們也沒讀過幾年書,大家都是習得一身好武藝,誰知道現在要遭這份兒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