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太僕寺卿是真的喜歡宋允知,越看越喜歡,比看自己親兒子還要喜歡。親兒子可不會養馬,但是他按著宋允知給的法子養馬後,這一批的馬果然養得十分精壯。
這位如今在太僕寺卿眼裡,便猶如一份行走的政績!
他已將情況上報給陛下了,不日這養馬良方便能在夏國各地的官營馬場裡推行。甚至西南一帶今後還將廣設馬場,用以孕育良馬。雖然費錢,但是與其將這筆錢在別處揮霍,不如多養一批良馬,好歹於國有利。
他熱情地招呼宋允知進馬場參觀。
宋允知正有此意,學著太僕寺卿,背著手,煞有介事地跟在後頭。若是碰到圍觀的小吏,還會故作姿態地點頭示意。
以前看電視上的領導視察就是這樣的,宋允知沉浸在角色扮演中。
被他示意的小里們一頭霧水,等到大人離開之後,才開始竊竊私語:「方才那小孩兒是誰,大人似乎很看重他的樣子?」
「你不知道?這是國子監那位小神童,先前冬季種菜的點子便是他想出來的。去年便有不少百姓掙了錢,今年入秋之後,各地都已經在種菜了,風頭大著呢。」
「可這跟咱們太僕寺有什麼關係?」
眾人面面相覷,都想不通。
因為有北戎的人在暗處盯著,宋允知不想太出風頭被人記恨,所以養馬這件事沒人知道是他提議的,太僕寺卿跟諸位大人也不會亂說。在馬場眾人看來,宋允知便是純粹過來看熱鬧的。
被視為樂子人的宋允知轉了一圈後,才私下跟太僕寺卿提了幾點小意見讓他改進。
太僕寺卿倒是很有信心,覺得幾年內定然能改善夏國無良馬的困境,但是宋允知還是有點擔憂,夏國若是想要跟北戎開戰,需要戰馬的數量可不在少數。幾年時間,夠他們養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如今的戰馬過於依賴燕國,雖然兩國如今結成了同盟,但是等依賴外族人,終究還是一樁隱患。
但願燕國人數十年內都值得信任。
從馬場出來後,宋允知便又忙著想法子給沈淵他們送考了。
當初隨春生去參加武舉的時候,宋允知可是招呼了一群人給他們送考,如今沈淵、馮子歸等人參加鄉試,宋允知也不能厚此薄彼,一樣得認真對待。
但是即便是宋允知絞盡腦汁,也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別的不提,單說隨春生,隨春生見宋允知忙前忙後,已經開始酸了。
他覺得宋允知太過重視那幾個上捨生,不過是陪著他去了一趟燕國、一趟北戎嗎,有什麼了不起的?說到底,最親密的難道不應該是他們這幾個朝夕相處的室友?
是以,每逢宋允知想要籌備些什麼的時候,總能聽到隨春生陰陽怪氣的動靜:
「喲,這麼上心吶?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跟他們住一個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