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份優待在他先生當上國子監祭酒之後便被砍了,那會兒國子監沒幾個人真正用功讀書,不過是仗著祖上有功,在國子監鍍層金,而後恩蔭入仕。他先生看不慣這等遊手好閒的學子,更不喜歡這種凌駕於普通學子之上的特權,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奏請陛下將這份特權給收回去了。國子監是為朝廷培養人才的,不是給這些世家子弟取樂的。
據說,他先生因為這件事挨了好幾年的罵,報復得最凶時,先生不得不將家中的子孫給外放到地方去做官了。
可即便這些權貴再三施壓,他先生也依舊我行我素,仍在國子監大刀闊斧地搞改革。這些年,國子監的風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逢鄉試成績都還不錯,會考也能高中數人,先生實在居功甚偉。
言歸正傳,不論是宋允知自己的神童之名,亦或是他先生關門弟子這重身份,註定了宋允知不會泯於眾人。
揮別了浩浩蕩蕩的送考隊伍後,宋允知領著江亦行隨隊伍相繼入了考場。
國子監即將結業的這批學生大都參加了鄉試,只除了,王承台。
王承台幾年前就盼著宋允知趕緊參加科舉,早點離開國子監。但是不論他如何期待宋允知一直都沒下場,等到王承台自己即將畢業準備科考時,宋允知忽然宣布他要下場了。
呵,晦氣。
王承台思來想去,決定暫避鋒芒。只這一點,並未獲得王承台家中長輩的贊同,王家人都盼著王承台早點下場,早日入仕。他們家背靠宮中的太后娘娘,只要做了官便有好前程,何必再苦等三年呢?
可不管王家人怎麼勸,王承台都咬死不鬆口。他現在去參加,名次多半不如宋允知,這些年在國子監他就沒贏過這個小崽子,繼續參加科考肯定也會被他強壓一頭。在國子監輸給別人也就算了,若是科舉還輸給宋允知,今後這層陰影是甩不掉了。
王承台早就想明白了,跟宋允知爭搶沒必要,反正三年後還有鄉試跟會試,他大可以到時候再參加,不過晚上三年,不算什麼。三年之後,他王承台還是一條好漢!
這邊候在場外的宋瑜仍然靜不下心來,賀延庭看一眼便知他在擔心什麼,寬慰一句:「放心吧,有江亦行在呢,不會讓人欺負他的。」
江亦行可比他靠譜體貼多了,對於這一點,賀延庭格外有自知之明。
宋瑜搖了搖頭:「我不是擔心這個。」
他擔心的是,兒子天性驕傲,甚至還有些自負,如若鄉試、會試都名列前茅自然不妨事;可若是疏忽大意,到時候名次差一些,他擔心允哥兒會受不了。只是這些話不能說出來,說出口便是討晦氣。
宋瑜壓力巨大,不過到了考場之後的宋允知反而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考前他確實有幾份焦慮的情緒,然而真到了見真章之際,宋允知反而沒有那麼多的雜念了。來都來了,慌也無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