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
什麼意思。
皇上一本正經:「其實,輸給狀元郎並不丟人,朕的狀元郎少年成名,聰明絕頂,能力出眾,不是等閒人可匹敵的。朕也能理解諸位愛卿與鍾榜眼的心情,任誰對上狀元郎,總是先怯場三分的。」
簡而言之,皇帝陛下覺得他的狀元郎可太配了,不配的反而另有其人。大臣們之所以鴉雀無聲,還不是因為怕了?怕狀元郎,並不丟人,也無需自卑。
唐郢等人直接發出一聲冷笑,也就陛下把宋允知看成個寶貝,偏心得都快被迷了心竅,竟然相信一個十三歲的孩子能夠治理好一州百姓,簡直荒謬!
既然陛下不死心,那不妨先便宜一下宋允知那個小子。正五品的知州,雖然不是緊要的州,但是也絕不可能被一個小屁孩治理妥當。他們就不信了,鍾離還真的比不過一個小孩子。
離了陛下跟陳素,宋允知根本什麼都不是!
出於那點不服輸的心思,大臣們對宋允知出任光州知州這件事都無意見。他們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兒,準備過兩年就將陛下跟陳素的臉打腫,打爛。
皇上猜到了他們想要做什麼,為難一個孩子,憑他們的本事完全能做得出來。不過,皇上對宋允知還是有些信心在的,他在北戎那種環境下都能混得遊刃有餘,更不用說是在本國了。若是連這點能耐都沒有,那他們君臣倆早晚都得一敗塗地。
一個朝會的功夫,夏國便多出了兩個年紀輕輕的知州。
初次聽聞此事之人,都覺得這一調令未免顯得過於兒戲,不論是宋允知還是鍾離,這兩人都是初出茅廬,對於治理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可言,他們怎麼可能將事情做好?
鍾離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給弄得茫然不已,他在翰林院幹得好好的,為什麼突然就被外放了?
若是尋常人,驟然得了五品的官職肯定是要高興壞了,但是鍾離則不然。
他是真喜歡在翰林院的日子。每每與這些翰林大人們暢談詩文之際,鍾離都樂在其中。他很享受這樣的生活,並且也有自己的規劃,在鍾離的預期中,他可以完完整整地在翰林院待上三年,與京城這些文官打好交道,而後或是去禮部任職、或是外放攢一攢資歷,都可以根據當時的環境來調整,而非現在這樣直接被人定好了出路,連是真前程還是假前程都分不清。
鍾離的上峰轉告此事時也是一臉遺憾:「本以為你能在翰林院多待兩年,誰知峰迴路轉,這麼快便定好了官職。不過,興許這也是你的造化,尋常進士若想出任知州,沒有五年十年的資歷是萬萬不可能的。此事木已成舟,你便好好在廬州待上幾年吧,日後總歸是能調回京城的。」
上峰甚至言語暗示鍾離,屬官一事他不用操心,自然會有人替他安排好。事情鬧到這一步,早已不是鍾離跟宋允知之間的比較,而是朝中諸大臣跟陛下還有陳素的較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