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本來就會死人。他們的犧牲,能夠換來天下太平,能夠換來更多人平等、有尊嚴地活著,只要再給他一年,不,給他半年就好了,光州支持宋允知,但是夏國那麼大,不可能每個地方都能團結一心,只要光州不堪重負,他便能成功。
可是,為什麼這些人就是不能理解他呢?百姓的憎惡,比母親對他的誤解還要讓鄭廷無法接受。那一瞬間,鄭廷仿佛覺得,自己一直以來所有的努力都沒了支點,一股空前的無力充斥在他周圍,似要將他整個人湮沒。
為什麼,他們都不能理解他?
鄧將軍小心謹慎地寬慰著陛下,只是作用不大。
更叫人擔憂的是,曹二是公然行刺,縱然已經伏誅了,但是影響極為惡劣,惹得軍中議論紛紛。
為了平息非議,鄧將軍當眾宣布,曹二是被夏國的探子給蠱.惑了,這才做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曹二已經對他的罪行供認不諱,但是陛下大度,憐惜他受到賊人矇騙,所以並不會禍及對方家人。
這依然是格外開恩了,換了別人,便是誅九族也不為過。
只是這些話,並不足以讓眾人信服,尤其是曹二村中同他一道參軍的夥伴。在他們的印象中,曹二一直是個老實懂事的農家漢子,出事之前也同他們吃睡在一塊兒,他哪有機會被夏國的探子給籠絡住?
不少人篤定此事有鬼,理由也簡單:「夏國若真要策反,去策反朝廷官員、亦或是軍營中的將軍,可不比策反一個無名小卒要划算多了?」
曹二是誰?他不過就是個小兵,上陣殺敵時被要求沖在前面的無名之輩而已。這樣的人,有什麼值得夏國費心籌謀的?他們更願意相信,曹二是不忿皇上心狠手辣,更不忿他的兄長因為戰事而亡,所以才決定痛下殺手。
只可惜失敗了。
沒錯,對於此事,不少人心中偷偷覺得很是可惜。若是曹二真的成功了,他們就不用打仗了,皇帝都沒了,還打什麼仗?他們也不在乎能不能建功立業,只要放他們回去跟家人團聚就好了。
已經入冬了,等到明年春天,田裡的莊稼還要播種,他們盼著回去種地。
宋允知還不知道齊國軍營里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也有些焦頭爛額了。
隨春生傳來消息,王新已經帶著一批人悄悄往光州這邊趕,隨春生等見他有所動作,急忙前來支援。
西線往這邊靠攏,東線竟然也是一樣的,鄭廷情緒看來已經接近崩潰,想要破釜沉舟,以光州為突破口。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兵力越是集中,造成的破壞也就越大。光州已經堅持了這麼久,可千萬不能失守,一旦失守,前期他們所做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而且,鑑於之前鄭廷不要命一樣地進攻,光州士兵損失一日比一日大,宋允知先前還不準備徵兵,如今實在受不住了,不得不徵兵。
宋允知不僅徵兵,還要大肆徵兵,他要反攻。不能任由鄭廷在這兒發瘋了,他得率先出擊,趁著如今齊國上下都反對戰事,而且反對的浪潮一聲高過一聲,直接讓鄭廷再吃一次敗仗。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