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自己也是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家裡的好日子主要是靠閨女帶來的。
所以他哪怕不好意思拒絕鄉親們,但也不能讓閨女為難,只客客氣氣地說如果有什麼好機會一定會幫大家一把,但這年頭掙錢不容易,他也得跟家裡商議。
其實虞梨跟兩個哥哥商議過後,也考慮過幫助村里人。
不管咋說,村里人有好有壞,但這就是他們的根本。
一個人的思鄉情結是永遠都在的。
比如當初陸奶奶就是。
雖然知道跟著虞梨他們到京市會過上很好的日子,但她內心深處還是渴望將來離開人世的時候是在老家,能落葉歸根。
所以當初虞梨他們搬去京市,陸奶奶跟陸觀山商議,讓他派人把奶奶送回了老家。
當然,虞梨跟陸觀山會定期匯錢,也請了村裡的幹部監督,保證陸奶奶的日子會過得好。
等陸觀山下次休假,孩子們大一點了,也打算帶著虞梨跟孩子回去看看奶奶。
虞梨這邊,幫助村里人,怎麼幫,也是個問題。
直接給錢是肯定不行的。
因為給了錢,很快就花完了,給多少都是不夠的。
人性就是如此貪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虞家人商量了一番就決定,給村里修條路,這樣就方便村里人出行,可以更好地通行到鎮上發展各家的生活事業。
另外就是跟村里那邊商議,匿名設立一個基金會,如果村裡有日子實在過不下去的極度貧困人家,以及讀不起書面臨輟學的孩子,都可以從這筆基金會裡出錢。
學習好的孩子,村里每年也會獎勵獎學金,用來鼓勵大家送孩子去讀書。
但為了避免人多嘴雜,總有人會不滿,虞家一致決定這些事情都匿名來做。
第二天虞解放就去找了村長商量。
村里人日子不好過,村長也是惆悵的,忽然有人要幫助村里人他自然一百二十分的同意啊!
至於虞家說的匿名,村長也答應了。
基金會一成立,第二天村長就親自往村里最窮的那幾家送去了溫暖。
生病的送一點看病錢,實在沒錢吃飯的送一袋糧食,孩子讀不起書要輟學的,就送點來年上學的學費,以及一些書本文具。
修路的事情也立馬動工了,因為鄉下的土路是真的難走!一到雨雪天地寸步難行,腳底下能粘厚厚的泥巴,這馬上就要過年,過年什麼的走動的多,要是路能好些,大家出行都方便,去別多村也方便炫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