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夫郎是惡毒男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米的價格在一斤八文錢,陳米的價格就是六文錢,糧食在新奉縣本就珍貴,以至陳米的價格也不會跌到哪去。

秋收結束後,鄉民們騰出手來便可以去鎮上尋些活計、或是把家中的菜帶到鎮上去賣、還有的直接在鎮上賣起了吃食。

一張蔥花餅賣四文錢一張,一碗豆花三文到五文錢,這般算下來也不吃虧。鎮上跟縣城裡的人多起來,朱典史便忙得腳不沾地。

歷來人多就會生出摩擦,個個又是鬥氣的時候,這就需要縣衙里的人出面去平息。

鄭山辭今日打算審理一些疑案,江主簿帶著笑向鄭山辭見禮。

「鄭大人我已同商隊的領隊談好了,他們這支商隊時常在青州走動,是有信譽保障的,本家就在青州。他們本要五十兩定金,我便談了一下,把定金的價格談到了四十兩,明年等貨到了再付尾款。」

鄭山辭:「這事你做得不錯。」

在青州行走的商人,若是明年做的辣醬味道好可以賣給商隊把名聲打出去,藥材這些賣給這類商隊也有信譽保障。

這般想著鄭山辭心中更是鬆快,明年接了貨,他要親自跟這支商隊的領隊談生意。

鄭山辭指著卷宗問道:「這樁案子,你還有印象麼?」

江主簿從鄭山辭手裡接過卷宗:「這事我知道,財產糾紛。」

「這是城中沈老闆的案子,沈老闆在本縣開了一家衣坊,身價比尋常人要多,所以家中也有一妻兩妾。沈老闆偏寵庶子,臨終前就把家中的財產給三兒子分了六成,二兒子兩成,大兒子兩成。大兒子是嫡子,餘下的二子跟三子都是妾生子。因有遺囑在,故而在大兒子提出訴訟時,便還是按照沈老闆的遺囑施行的。」

這事在新奉縣也引起了風波,畢竟是妾生子和嫡長子對於財產的糾葛,百姓們喜歡聽,大戶們喜歡看,看了若是出事了方才知道怎麼辦。

上任縣令嫌麻煩便還是按遺囑維持了三個兒子的財產劃分。畢竟大燕律是允許遺囑繼承。

鄭山辭說道:「大兒子是嫡長子,按照慣例,大燕是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同時妾生子也會獲得財產,但妾生子的財產不能超過嫡長子擁有的財產。」

江主簿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點頭說道:「大燕律也有這一條,這便是要看鄭大人怎麼想了,兩個條例出現衝突時,則其一而選其二。」

「嫡長子繼承從周朝開始本就實行,讀孔孟之道,自然是維護嫡長子繼承制。」

鄭山辭:「傳喚沈家三個兒子,我要重審此案。」

……

沈家自打家中財產被三兒子繼承半數多去,大兒子跟他的母親便被趕走了,他們只能去縣城裡偏僻的地方暫時住下來,說來是分兩成的家產給他,連兩成的家產都尚未給他,給他五十兩銀子便打發里。府邸里的下人都是看人下菜,他現今連沈府的家門都進不去。更為雪上加霜的是他的母親沈夫人生病了,銀子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看病,他只好去外邊尋一些活計做。

衙役來提人時,沈大公子正在灶房裡煎藥。

「沈大公子跟我們走一趟吧。」

沈大公子冷著臉:「我沒有犯事,你們抓我做甚?」

沈夫人撐著病容下床,捂著嘴咳嗽,臉上蒼白如雪:「你們抓我兒子做甚,我們沒有得罪人,府上也並無錢財!」

「鄭大人看見了沈家財產糾紛的卷宗,他要重審此案。」

沈夫人跟沈大公子皆是一愣,重審此案?這就是意味著他們能多得一些財產了,不然他一個嫡長子只分了兩成的家產說出去也是丟人,難不成重審此案,他還能比兩成還少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