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般他們會通過壓榨百姓來謀取利益。
他以縣衙的名義開作坊,這裡的銀兩就由縣衙出,賺的錢自然也是縣衙的。而後把名聲打出去後,商人看見這裡有利益可賺,他們就會一哄而上跟著開作坊。
鄭山辭:「旺福,你把戚縣丞、江主簿、朱典史叫過來。」
「是,大人。」
他們三個過來給鄭山辭見了禮。
鄭山辭把自己的打算說給三個人聽。
朱典史心中意動。他跟戚縣丞、江主簿不同,他未入流,所以他的俸祿有賴於縣衙的收入,鄭山辭提出讓縣衙開辣醬坊跟榨油坊,朱典史第一個同意。
「大人,要是設立了這兩個坊,以後就是縣衙里的收入之一,等縣衙有了銀子,以後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要是真讓鄭山辭賺到錢,鄭山辭又把錢分給衙門裡的衙役跟小吏,那麼別說是他了,縣衙里的衙役跟小吏都要對鄭山辭心服口服。人歷來就是如此,若是你能帶著衙門裡的兄弟過好日子,那麼他們都認你為大哥,有本事。
戚縣丞思忖片刻說道:「這怕被民間說與民爭利。」
戚縣丞在新奉縣經營多年,他是傳統的儒生最注重名聲,這個名聲傳出去可不太好聽。
江主簿覺得這是一個好事,他反駁道:「縣裡的辣醬坊跟榨油坊賺的錢是縣衙里的公帳,怎地算是與民爭利了,這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鄭山辭:「……」
鄭山辭:「我們少數服從多數。」
戚縣丞想了想開兩個坊的錢對縣衙沒多大開銷,由著鄭山辭去做。若是成功了,他們都得了好處,若是沒成功,跟他也沒多大幹系。戚縣丞默認了這件事。
縣衙里管著土地,這地租的事就不用怕了。找能工巧匠開始建辣醬坊和榨油坊,鄭山辭初步想一個坊大約二十個人,人員簡單一些。
鄭山辭親自選了土地,讓工房的人去建設。鄭山辭把工房的管事找來說道:「用的材料要好,要有窗戶,這做成了,以後新奉縣的人都可以去坊里幹活。」
「是,鄭大人。」
把這件事落實,鄭山辭心裡更有把握了。工房的人一年到頭都沒忙幾場,這次被鄭山辭指使去建辣醬坊,倒是精神勁兒頭起來了。
這歷來的縣令到了這裡多的是混吃等任期結束,或是平調或是升遷,總之對新奉縣的事就是不上心。鄭大人折騰好啊,至少表明鄭大人是在做事。
從鄭山辭上任後,先是讓衙役們秋收無犯,當時就讓縣衙里正直的人對他很有好感。鄭山辭又去審理了卷宗,這下全縣的百姓都知道鄭山辭重禮法、知禮節。現今新奉縣最缺的就是錢糧,鄭山辭又提出建辣醬坊和榨油坊,大多數人還是樂意的。
縣衙里有錢了,他們也好辦事。
要下值時,鄭山辭正要回去,江主簿見了鄭山辭問道:「鄭大人,您用了晚膳去釣魚麼?」
鄭山辭有些手癢,他點點頭:「江大人也要去麼?」
江主簿心中一喜:「當初說的跟鄭大人切磋切磋,現在就有機會了。」
鄭山辭聞言便跟江主簿約好了時辰,屆時一同去釣魚。
新奉縣還是有河流,只是同大河比起來就顯得很少了。用了晚膳,鄭山辭拿了魚竿跟魚簍,還穿了一身笠衣防著下雨。
虞瀾意見他這幅模樣,又想到當時在京城騎馬時遇見鄭山辭在釣魚的場景,他的目光落在鄭山辭臉上說道:「你要去釣魚?」
「同江主簿約好了。」
鄭山辭問虞瀾意想去麼,虞瀾意不想去池塘枯坐著,拒絕了。
晚上鄭山辭便走了,虞瀾意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他突然覺得這個床變得大起來,他還能在床上打幾個滾。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