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宣伸手接了文書。
鄭山辭微笑:「另外住宅的話,你找戶房的人挑一挑,我們縣拎包入住。」
丁宣瞬間覺著手裡的文書不重了。
「對了,讓旺福帶你到處轉一轉,介紹一下,我們膳堂每日是三菜一湯,偶爾要是不可避免會加值,我會讓膳堂的人準備夜宵。」
丁宣激動的抱著文書。包吃包住,還有俸祿拿,鄭大人還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上官,丁宣瞬間覺得自己幸福了。
「多謝鄭大人提點。」
旺福跟著丁宣走出門。鄭山辭一看自己案桌上的文書少了很多,心中一嘆,果然還是要多個人多份力。他快速的把事務處理完了,這次沒有帶著江主簿出門,找了丁宣一同出門。
丁宣換了一身便服,跟在鄭山辭身後。
「鄭大人,我們上哪兒去?」
「就在集市里隨便轉一轉,再去看看水泥路,我估摸著路已經修好了,譚和帶著人也應該回來了。」鄭山辭看見集市裡的人都按照縣衙劃分的位置在進行擺攤。之前百姓們沒有按照劃分的位置擺攤,隨意亂擺攤,看起來就很亂。鄭山辭看見了,就讓戶房的人做出了規定,給他們特意劃分了區域,其他的地方就不允許擺攤了。
這樣看著整整齊齊的,總比東一個西一個的好。朝廷對攤位費、租金跟稅費都有要求,只是縣令一般不會對這些小事做要求。這樣有空隙可鑽,不少小吏就靠著這個壓榨百姓。所以鄭山辭就把攤位費這些全部統一了,還會時不時來看一眼。
丁宣看見這些蔬菜都是新鮮的,水潤潤的,想著等下值後他來買些菜回去做飯。縣衙只管你的午膳,晚膳一般都是要回去自己吃,只有加值時,才會留頓晚膳、還有夜宵。
丁宣是從嵐縣過來的,他看見了從嵐縣到新奉縣的水泥路,心裡很震驚。還向馬夫打聽了,馬夫說是新上任的新奉縣縣令做出來了。
現在他踩在水泥路上,硬邦邦的水泥路,不像泥土一樣,踩在坑裡還會把鞋底弄髒,雨水沖刷過的水泥路,越發的乾淨了。看見水泥路上遠遠的馬車駛過來,這道路平坦順暢,要是大燕全是這樣的水泥路,這將會大大縮短各地之間的距離。
「鄭大人修的路真是鬼斧神工。」丁宣拱手心中佩服。
「新奉縣在沙土之中,要想變得繁榮起來,必須跟嵐縣相連通。」鄭山辭看見郊外還有百姓在田地里挖地,他笑了笑。
「丁大人難道不想做出一番政績出來麼?」
丁宣就是向來混吃等死的,如今對上上官的眼神,丁宣心裡也生出了一股豪氣壯志。儒家講究修身治國平天下,他們學的是儒家之道,秉持著儒學的精神,積極入世,上官竟是這般有志氣,丁宣心裡也打足了底氣。
丁宣:「想,鄭大人,下官也想做出一番政績。」
戚縣丞走了,丁宣來了。現在新奉縣的縣衙已經沒有短板了。
鄭山辭看見一個老農給田裡挖了一條道,把田地里的水排出去,看見鄭山辭也沒怕,他看他們一直看著便解釋道:「田地里的水多了,容易把藥材泡壞,還是先把水排出去。」
老農帶著水囊喝了一口水,心情很好的樣子。
鄭山辭問:「我看老人家你們種的是枸杞,你的枸杞已經成熟怎地不拿到縣衙去賣?」
老農看了一眼自家的枸杞,他說:「等再熟一些再賣,好的枸杞呈鮮紅色或是暗紅色,外觀飽滿有光澤,我家的枸杞還差點。這藥材的品相不好,要少很多文錢。」
「我們村的一個混子,他家裡有幾畝地,他聽說縣衙鼓勵我們種植藥材,他也跟著去買了點,伺候那幾畝地還算盡心,結果給他掙了二兩銀子,把他高興壞了。可惜他早年把田地賣了,不然多種幾畝地,銀子就更多了,還能攢點錢討個媳婦。」
「以前老人家種過小麥麼?」
老農邀他們一塊去樹樁上坐,聞言拍了拍大腿,「當然種過了,我們是津興鎮,都是我們鎮的種小麥。小麥也是讓縣衙收了去做稅,上交給朝廷,根本賣不出價。聽說鄭大人讓我們都種藥材,我們心裡都高興,說來也奇怪,以前種小麥的時候,天天盡心伺候,這莊稼還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用了鄭大人說的漚草肥跟糞丹好多了,而且種植藥材不費勁,它們長得嫩綠,好似天生就該生長在這片土地上。」老農越說越高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